上 湖北茶史( 三 )


五代之世 , “鄂州之东山 , 蒲圻、唐年县(今崇阳) , 产大茶 , 黑色如韭 , 叶极软 , 可治头痛 。 ”五代十国 , 吴·杨隆演武义(919—921年)中 , 隶羊山镇时 , 吴元年 , 定拟“茶每封十窠 , 官抽一窠 , 每窠茶芽二钱五分 , 茶叶一两七钱 。 ”这说明鄂南阳新、大冶、通山等时已产茶 。 《新五代史》谓:“自京师至襄、唐、郢、复等州 , 置茶务以卖茶 , 其利十倍 。 ”此可证当时襄阳、随州、江陵、钟祥、天门等 , 已出产茶叶 。 故《元和志》、《唐书·地理志》 , 皆言圻州圻春郡土贡茶 , 黄州齐安郡贡松萝茶 , 归州土贡白茶 。 由此可见 , 当时出茶之饶 。
衍入宋代 , 江南西道:“鄂州土产茶 , 兴国军土产茶 。 淮南道:圻州土产茶 , 出圻春、圻水二县北山 。 圻水县 , 茶山在县北深川 , 每年采造贡茶之所 , 黄州麻城县山原出茶 , 安州土产茶 , 荆州土产 , 松滋县出碧涧茶 。 沈子日:“茶饼、茶芽今贡” 。 按:松滋县西六十里 , 有碧涧寺 , 唐代建 。 疑此茶系碧涧寺所出 。 峡州土产茶 , 归州土产白茶 。 按《大观茶论》云:“白茶 , 自为一种 , 与常茶不同 , 其条敷阐 , 其叶莹薄 , 崖林之间 , 偶然生出 , 虽非人力所致 。 ”《图经本草》云:“巴川峡山 , 茶树有两人合抱者 , 所产乃野生之茶 。 ”《文献通考》载 , “宋制 , 榷货务六 , 其中有江陵府、汉阳军 , 圻州之圻口” 。 乾德二年(964年)八月 , 始令汉阳军、圻口置务 。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 又于江陵府、襄州、复州增置务 。 淳化四年(993年) , 废襄州、复州务 。 “恐当时襄州、复州茶非佳品 , 或不及他处产茶之盛 , 因而罢之” 。 又有场十三 , 其中有圻州日王祺、石桥、洗马 , 又有黄梅场 。 景德二年(1005年)废 。 又买茶之处 , 湖南则江陵府、鄂州、归州、峡州、荆门 。 “山场之制 , 领园户受其租 , 余悉官市之 , 又别有民户折税课者 , 其出鬻皆在本场 。 诸州所买茶 , 折税受租同山场 , 悉送六榷务鬻之 。 ”江陵府受本府及峡州茶 。 汉阳军务受鄂州茶 。 圻口务受兴国军茶 。 凡茶有二类:片茶和散茶 。 片茶 , 荆湖旧贡新茶芽 , 大中详符元年(1008年) , “上悯其苦 , 诏罢之” 。 片茶有进宝、双宝、宝山两府出兴国军 , 大拓枕出陵 。 散茶 , 龙溪、雨前、雨后出荆湖末茶 , 清口出归州 。 高宗建炎初 , 罢天下榷茶合同场十七处 , 而兴国军与江州军仍置场监官各一员 , 可知兴国军产茶之盛 。 当时的兴国军包括现今的阳新、大冶、通山三县 。 《宋史·食货志》载 , 崇宁元年(1102年) , 定诸路措置茶事官 , 复置司于荆南 。 说明江陵府时产茶之丰 。 房县土产茶 , 宋·陈造《江湖长翁集》云:“底消山峡三分瘴 , 争课卢仝七碗茶 。 ”京山县多宝寺产茶 , 阳新县花尖山之下 , “寺中有甘泉 , 里人用于造茶 , 其味清香 , 号桃花绝品 。 ”崇阳县 , 山民“畲粟种茶 , 拙以治生 。 ”王洙在《王氏谈录》中云:“春初取新茶芽 , 轻炙 , 杂而烹之 , 气味自复 , 在襄阳试作甚佳” 。 时襄阳已产茶 。 罗田县 , 唐宋“产茶极盛 , 宋仁嘉祜六年(1061年) , 石桥茶场 , 买卖归官 , 官岁计二万四千八十贯 , 应入岁赋 。 ”故《元丰九城志》云:“江陵府江陵郡 , 土贡碧涧茶芽六百斤 。 ”《宋史·食货志》支“江陵府贡碧涧茶芽” 。 从上述可见 , 唐宋时期 , 湖北是我国主要产茶地区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