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 二 )


对于这二十名水次第 , 是否为陆羽评定 , 很值得怀疑 。 首 先 , 李季卿曾羞辱陆羽 , 并不识茶的真谛 。 即使陆羽成名后 , 李 氏重言和好 , 以陆羽为人 , 不见得能对这位势力眼有畅怀评水之 兴 。 其次 , 达二十名水有多处与《茶经》的观点不合 。 陆羽向来 认为湍流瀑布之水不宜饮 , 而且容易令人生病 , 而这二十项 中 , 居然有两项瀑布水 。 第三 , 陆羽认为山水上 , 江水次之 , 井 水下 , 这二十水次序与陆羽《茶经》观点也常上下颠倒 。 当然 , 水 不仅在于位置 , 而且主要在成分 , 所以不可拘泥《茶经》之说一 概而论 。 但张又新的排列 , 确实与陆羽对水的科学见解有相悖之 处 。 所以 , 早在宋代 , 欧阳修对此即提出质疑 , 认为张又新是假 托陆羽之名 , 自已胡诌 。 但不论如何 , 《煎茶水记》打开了人们 的视野 , 加深了人们对茶艺中水的作用认识 , 不能全泯其功 。 因 而 , 历代茶人 , 访名茶 , 还常访名泉 , 对水的鉴别不断提出新见 解 , 也是受到张又新的启发 。 至于是否把天下名水都分出次第等 级笔者则以为大可不必 。 现代科学对东的品质鉴别已十分精细 , 何茶宜何水自然不该一概而论 , 而应具体区别对待;不过 , 前人的研究成果仍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
历代鉴水专家对水的判第很不一致 , 但归纳起来 , 也有许多 共同之处 , 就是强调源清、水甘、品活、质轻 。 对水质轻重 , 特别好茶的乾隆皇帝别有一番见解 , 他曾游历 南北名山大川 , 每次出行常令人特制银质小斗 , 严格称量每斗水 的不同重量 。 最后得的结果是北京西郊玉泉山和塞外伊逊河(今承德地区境内)水质最轻 , 皆斗重一两 。 而济南之珍球泉重一两 二厘;扬子江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 。 至于惠山、虎跑 , 则各为一 两四厘;平山一两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京西碧云寺各为 一两一分 。 有无更轻于玉泉山者 , 乾隆说:有——即雪水 。 但雪 水不易恒得 , 故乾隆以轻重为首要标准 , 认为京西玉泉山为天下 第一泉 。 不论其确切与否 , 这也算一种观点 。 玉泉山被称为“天 下第一泉” , 其实不仅因为泉水水质好 , 一则乾隆皇帝偏爱 , 二 则京师当时多苦水 , 明清宫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 , 三则玉泉山景 色当时确实幽静佳丽 。 当时的玉泉于玉泉山南麓 , 泉水自高处 “龙口”喷出 , 琼浆倒倾 , 如老龙喷汲 , 碧水清澄如玉 , 故得玉 泉之名 。 可见 , 被视为好水者 , 除水品确实高美外 , 与茶人的审 美情趣有很大关系 。 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何止玉泉山 , 因历代评鉴者观点 和视野、经历不同 , 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者大约也有六、七 处 。
最早被命为天下第一泉者 , 据说是经唐代刘伯刍鉴定的“扬 子江南泠水” , 又称“物子江心水、中零泉”等 。 此泉位于镇江金 山以西扬子江心的石弹山下 , 由于水位较低 , 扬子江水一涨便被 淹没 , 江落方能泉出 , 所以取纯中冷水不易 , 这种现象也确实有 趣 , 加之附近江水浩荡 , 山寺悠远 , 景色清丽 , 故为茶人和大 诗人所重 。 再加上李季卿与陆羽品泉的一段故事就更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 著名民族英雄文天样即有诗曰:“扬子江心第一泉 , 南金来北铸文渊” , “男儿斩却楼兰首 , 闲品《茶经》拜羽 仙 。 ” 据张又新《煎茶水记》所云 , 陆羽所认定的“天下第一泉” 是江西庐山的谷帘水 , 而把扬子江心南泠水却降到了第七位 。 此 泉在庐山大汉阳峰南 , 一泓碧水 , 从涧谷喷涌而出 , 再倾入潭 , 附近林木茂密 , 绝少污染 , 故水质特佳 , 具有清冷香冽 , 柔甘净 洁等许多优点 , 用以试茶 , 具说不仅味好 , 而且沫饽云脚如浮云 积雪 , 在特别重视沫饽育华的古代尤被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