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种茶历史发展情况

打开台湾茶叶史 , 文山地区是台湾制茶的最早发尝源地 。 200多年前 , 文山地区就种植了近300公顷的茶园 。 据说清道光年间 , 一个叫王义程的茶商仿制武夷岩茶 , 用两张方形毛边纸 , 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 , 并盖上茶名及商行名号印章 , 因而得名包种茶 , 因产于文山地区 , 故又称文山包种茶 。 包种茶不仅开创了台湾茶叶的制茶史 , 更是创造出了山城小镇坪林的流金岁月 。 坪林位于台北县的东南 , 重山环绕 , 林木茂盛 , 山林中有一方平地 , 蜿蜒而过的是清澈见底的北势溪 , 沿溪两岸是苍翠的茶园 。 溪水如同两条绿带怀抱坪林 。 茶是坪林人的重要经济命脉 , 全乡90%以上的人从事茶业和与茶相关的产业 。 吴德亮先生称赞这里是“条条道路通茶园” 。 坪林的老街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茶贩行业 。 作为北台湾最为盛名的茶乡 , 传承的不仅是清香独具闻名于世的包种茶 , 而且是承载着台湾茶业文化与历史的特殊意义 。 条形 , 轻发酵 , 香气清扬 , 是文山包种茶的特征 。 坪林人制茶坚持手工采摘、制作 , 发酵程度的拿捏 , 火候的控制 , 全靠的是制茶师傅的经验 。 包种茶独留古老制茶之风韵 , 那种入口清香、兰香、桂香化口的品质 , 使它成了台茶个性鲜明的一大茶类 。 【包种茶历史发展情况】坪林多丘陵 , 温暖潮湿 , 云雾弥漫 , 正适合茶树的生长 。 此地所生产的文山包种茶 , 正是名闻全省的台湾三大茗茶之茶种 。 文山包种茶以青心乌龙烘焙而成 , 属半酦酵茶 , 茶叶成条状 。 每年依节气采茶六次 , 其中以春、冬茶品质最好 , 且有乡公所举办春、秋两季文山包种茶比赛 , 保证品质与水准 。 判断文山包种茶的好坏可依香味、外观、茶色三项标准判断 。 香味又可分香气和滋味两项 。 香气优雅清香 , 飘而不腻 , 入口穿鼻一而在三者为上乘 , 滋味新鲜无异味 , 入口生津落喉干润韵无穷 。 外观又分形状与色泽 , 形状条索整齐 , 叶尖卷区自然 , 幼枝嫩叶连理 , 粉末黑点未生 , 色泽鲜艳墨绿带丽色 , 调和清静不参杂 , 嫩叶金边色隐存 , 银豪白点蛙皮生 。 茶色蜜绿鲜艳浮丽色 , 澄清明丽水底色 , 琥珀黄金井上品 , 橙黄黄碧绿亦清 。 合于上述条件 , 才是上等的文山包种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