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茶的历史

安化茶的历史
安化茶自明代以来即享有盛名, 当时的“渠江薄片”, 因由三江并流、云蒸雾绕的地理环境生成, 具有叶色碧润、清香醇厚的特质而列为朝廷贡茶 。 几千年来, 真正以地方命名为世所公认的茶只有“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三种, 可见当时之盛 。
而安化茶真正有名的是黑茶 。 安化黑茶产于15世纪后期, 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并加以改进, 形成了独特的选料、杀青(锅炒)、沤堆、蒸煮、压制成型、烘烤工艺, 除青叶气, 添松烟香, 消腻解乏, 极受西北游牧民族欢迎 。
明朝定四川、汉中茶为官茶, 但因安化茶浓厚醇和, 量多价廉, 西北持官茶引票的茶商, 均越境到湖南采购私贩, 一度使四川、汉中茶产销萧条 。 明万历23年(1595年), 由地方官奏请皇准, 湖南茶为西北辅助引茶, 安化黑茶自此列入官茶 。
此后, 安化黑茶逐渐在晋、陕、甘一带兴盛, 最高年份达4000吨 。 各省茶商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 建茶行, 设铺面, 以小淹苞芷园为起点, 沿江向上扩散至边江、小淹、雅雀坪、酉州、唐家观、黄沙坪、东坪等地, 形成几十公里的茶市长廊 。 这些地方至今还保存着老号牌匾、茶行酒肆、码头石刻、江边吊脚楼等旧迹, 记录着当年的茶道繁荣 。
据记载, 明末清初, “茶市斯为盛, 人烟两岸稠”的黄沙坪, 聚集了至少50家茶行, 并由此衍生出钱庄、绸店、当铺及各类作坊、曲艺、唐班, 街市繁荣, 经济发达 。 当时年产红茶10万多箱, 引茶2万余包, 花卷3万支左右, 是最大的花卷茶集散地, 几乎全国所有大茶号都设有分号在此, 仅1平方多公里的地上聚集了4万多常驻人口, 相比今日不足2000人的冷清, 无法想象当年的喧闹 。
而对岸的唐家观, 仅近年来挖出来的禁茶碑就有十数块, 现存最早的一块刻于康熙年间 。 茶碑内容大多为称量标准、茶叶真假等, 有“不得掺和外来野茶蒙混”字样, 可见安化茶质明显优于周边地区, 而安化境内又以田庄乡高家溪、马家溪两地茶叶为最好 。 唐家观短短500米街道, 鼎盛时期超过1万人在此设庄经营, 据当地老人回忆, 当年从北京写信, 直接写“湖南省唐家观***”就可收到 。 如今唐家观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十家店”、吉家码头、邵阳公馆等千年遗迹, 成为资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镇, 正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
安化黑茶以花卷为上品, 全球独安化有, 近几年来湖南岳阳临湘茶厂也开始少量制作, 但都取自安化的工艺 。 花卷亦称“千两茶”, 为其净重老秤千两为一卷, 合37.27公斤 。
明清时期, 安化事实上只产黑毛茶, 加工成后再运到陕西泾阳压制成砖, 称“泾砖” 。 至1939年, 抗日断绝交通, 才由时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的安化人彭先泽创办了白沙溪茶厂, 于次年研制出“黑砖”, 成为安化独立生产黑茶的开始 。
【安化茶的历史】 清同治年间, 晋商“三和公”茶号为便运输, 在当时统一了小圆柱成捆包装的基础上, 将第捆重量固定在老秤千两左右, 此后便成“千两茶” 。
花卷的制作工艺与砖茶相比, 只在压制成形及包装上不同, 茶叶经蒸煮后, 即以青缪叶包裹, 外裹棕片, 再用篾片捆紧, 外成花纹, 故名“花卷” 。 因层层紧压, 能抵日晒雨淋, 经年不腐 。 曾有人将花卷浸泡池塘, 七年后取出, 仍色质如初 。 又因其捆制时略留微温, 茶叶在卷内慢性发酵, 时间越长越甘醇浓厚, 得为珍品 。
花卷的采制技术, 据说为安化江南边江一刘姓人家, 200多年前从山西请来的高师所传, 且有传男不传女的祖训 。 真假暂不论, 总之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在1952年公私合营后, 招了几名刘姓后人为职工, 开始制作花卷 。 但因季节性强, 效率低下, 1958年停产, 改为制作花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