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西十大面食里的“晋”气神儿( 二 )


饸饹 , 杠杆原理呈现的一种面食
又名河漏、河捞 , 也是传统面食品种 。 曲沃、绛县、垣曲和翼城一带群众每逢赶集上会 , 总要吃上两碗才觉得满意 。
“以供长食 , 滑细如粉 。 ”这是对荞面饸饹的描述 。 饸饹面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 , 有漏底)把和好的荞麦面团、高粱面团(现多用小麦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 , 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 , 在锅里煮熟 。 这种面 , 吃着筋滑利口 。 在晋城地区 , 办喜事 , 桌上总少不了一碗碗饸饹面 。
掐圪垯 , 最古老的家常徒手面食技法
又称小揪片 , 也是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 , 当地人讲究在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 , 名谓"岁数掐疙瘩" 。 结婚时的年龄为多少就吃多少片 。 所谓掐是用力在一小块地方 , 圪垯是一种小块状食物 ,
其来历要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一对农村夫妇吵架之事 。 一天 , 刘三下地回来 , 又饿又累 , 因他老婆还没有做熟饭 , 两口子就吵闹起来 , 各说各有理 , 结果两人换了工 , 刘三操持家务 , 老婆下地干活 。 中午时分 , 刘三睡觉醒来 , 急忙生火做饭 , 不料面和硬了 , 就一边往面上倒水 , 一边揉面 , 不料面越来越软 , 无法上案擀面条 , 就干脆用手揪成薄片投入锅中 。 谁知煮熟捞出后 , 配以浇头 , 软绵筋道 , 非常好吃 , 就起名叫“鳖跳崖” 。
长期以来 , 掐圪垯不仅成了家常快速面食 , 而且也用以招待客人 。 揪片做法简单 , 吃着筋滑 , 适于盖浇或炝锅汤面 , 亦可煎炒而食 。
抿尖 , 恰似蝌蚪水中游
抿尖 , 在晋中一带还被叫作抿圪蚪 , 是山西传统面食的代表之一 。
民间谜语有云:“疤女子朝天起 , 小后生挽占起 , 不地不喳闹打起” , 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抿尖制作的过程 。 抿尖制作须用到抿尖床这一专用工具 。 制作抿尖时先用豆面与白面按照一定比例拌匀 , 加水和成软面团 , 将和好的面团置于抿尖床上 , 然后用抿拐用力推压面 , 使面从抿尖床的孔眼中穿过 , 落入下面的锅中煮熟 。
制作抿尖用各种豆类农作物磨成的面粉 , 比如黄豆、豌豆 , 绿豆、莜麦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磨成面粉 。 低糖低脂 , 味道香美 , 老少皆宜 。
山西|山西十大面食里的“晋”气神儿
文章图片

红面擦尖 , 山西久负盛名的杂粮面
红面擦尖 , 用高粱面制作 , 因面色发红 , 忻州人把高粱面叫“红面” 。 这种吃法 , 在宋代《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中已有描述 。 清代《乡言解颐》卷四中有“蝌蚪子”:“麦、菽二屑各半 , 和面 , 用木床擦入沸汤中 , 熟而捞出 , 拌卤食之……” 。
现代虽用料与宋代不同 , 但其制法应是相同的 。 由此可推断红面擦尖始创于宋代 , 兴盛于清朝 。 原料以高粱面为主 , 添加由榆树皮磨成的榆皮面 , 将面加水和成软糊状面团 , 用铁勺把面团挑在擦尖床上 , 左手按床架 , 右手握面团用手掌心推压把糊状面一下下擦到沸水锅里 , 擦出的面在沸腾的锅中上下翻腾成形 , 煮熟后浇上臊子 , 即可食用 。
红面擦尖入口稍加咀嚼便如蝌蚪游入胃海 , 口味清淡 , 易于消化吸收 , 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
拉面 , 不含任何添加剂的技术活
拉面 , 又叫甩面、抻面 , 是独具地方风味的传统面食名吃 。 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 。 拉面源于何时尚待考究 。 但据清末陕西薛宝辰所著《秦食说略》记载 , 当时在山西、陕西一带流行一种“桢面条”(按:桢一扯、拉):“其以水和面 , 入盐、碱、清油揉匀 , 覆以湿布 , 俟其融和 , 扯为细条 , 煮之 , 名为桢面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