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叶商品性增强 , 市场需求旺盛唐代茶叶生产迅速发展 , 与茶叶的商品性不断增强、茶叶市场不断扩展关系密切 。 茶叶的商品率提高了 , 茶叶的市场容量扩大了 , 茶叶的流通畅通了 , 则茶叶的生产也会随之提上一个新台阶 。 下面即详述之 。 (1)唐代茶叶市场容量的扩大 。 茶叶市场容量是制约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为论述方便 , 我们姑且把茶叶的消费量视为茶叶的市场容量 。 马克思指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 , ……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 。 作为茶叶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 , 唐代茶叶消费量逐渐扩大 , 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 魏晋南北朝时 , 茶叶消费仅限于南方各地 , 市场狭小 , 消费量不大 , 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也不大 。 入唐以后 , 饮茶之风风靡大江南北 , 远播塞外 。 其实 , 北方广大地区在唐初时尚无饮茶之习 , 开元天宝年间才稍稍有茶 , 至德大历年间茶叶渐多 , 德宗建中年间之后遂达到了兴盛的局面 。 唐代封演也认为南方人喜好饮茶 , 北方人初不多饮 , 开元年间因佛寺学禅务 , 寺僧饮茶 , 各地竞相仿效 , 形成了饮茶风俗 。 “茶神”陆羽写成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 对唐人的茶叶消费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史称“[陆]羽嗜茶 , 著经三篇 , 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 , 天下益知饮茶矣 , 其后尚茶成风 。 ”唐代的茶叶消费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 饮茶已不再是王公贵族、官僚士人的特权 , 品茶啜茗之风已渐入寻常百姓家 , 茶叶开始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 “茶为食物 , 无异米盐 , 于人所资 , 远近同俗 。 既祛渴乏 , 难舍斯须 。 田闾之闻 , 嗜好尤切” 。 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大量消费茶叶 , “自邹、齐沧、棣 , 渐至京邑 , 城市多开店铺 , 煎茶卖之 , 不问道俗 , 投钱取饮 。 ……穷日尽夜 , 殆成风俗 。 ”“累日不食肉犹得 , 不得一日无茶也” 。 唐人饮茶之风兴盛 , 间接地反映出茶叶消费量之大及茶叶市场的扩展 , 推动了茶叶生产向前发展 。 “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 , 而且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 。 茶叶成为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大宗商品 , 刺激了南方茶农和茶园主植茶制茶的积极性 , 不断扩大茶叶产量 , 提高茶叶质量 , 以适应市场需求 , 也促进了茶叶栽培技术的提高及品种的增多 。 “风俗贵茶 , 茶之名品益众 。 ”这是茶叶生产不断调整、适应茶叶消费的结果 。 (2)茶叶贸易繁荣李埏先生指出 , 茶叶产地在川蜀江淮 , 而销售却远及北国、吐蕃、塞外 , 必须有商业的中介 , 否则便无法流通 。 并指出唐中叶以降 , 处于幼年阶段的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了 。 显然 , 商业和市场是联系茶叶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 马克思指出 ,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 , 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 ”茶叶这种商品性很强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因产地与销地相距遥远 , 更离不开交换与流通 。 唐代全国性市场的形成 , 为茶叶进入市场销售全国各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唐中叶以后 , 朝野上下都和市场发生了一定的关系 。 商业资本活跃 , 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增殖自己 。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 , 它活动的最佳途径即长途贩运贸易 。 唐代商人资本开始向茶叶贸易倾斜 , 茶叶开始成为商人长途贩运的大宗商品 , 因其消费量大、易于销售、易获厚利而受到商人的青睐 。 唐代茶商长途贩茶的情况较为普遍 , 茶商人数也不少 。 在春季采茶季节 , 富商大贾、小商小贩便云集茶区 , 收购茶叶 。 如祁门县产的茶色香俱佳 , 吸引了四方茶商前来采购 。 “每岁二三月 , 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 , 摩肩接踵而至 。 ”其中既有肩挑背负作小本生活的小商贩 , 也有广市多载、以巨艎运输的资本雄厚的大茶商 。 其他茶区的贸易亦十分繁荣:“盖以茶熟之际 , 四远商人 , 皆将锦鏽缯缬金钗 , 入山交易 。 ”一些劫江贼获异色财物后入茶山博茶 , 贩运北方 。 唐代水陆交通的发达、造船业的进步也为茶叶贸易尤其是长途贩运提供了有利条件 。 茶商在贸易中使用舟船的很多 。 舟船的使用 , 扩大了茶叶的运载量 , 提高了运输效率 , 加快了茶叶的流通过程 , 扩大了茶叶的流通地域 。 在茶叶的生产、消费过程中 , 各地茶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销售区域 。 唐代商人多投资于茶叶贸易 , 促进了茶叶的营销 , 有助于茶农的生产 。 使茶农“专勤是谋 , 衣食之源不虑不忧” , 有利于提高茶叶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 促进茶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尽管唐政府一度实行税茶、榷茶政策 , 为茶叶商品的正常流通设置了障碍 。 但由于私茶贩禁而不绝 , 仍有大量茶叶通过私茶商之手进入了消费者手中 。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榷茶给茶叶流通带来的消极影响 。 “在市场狭小而且很分散的地区 , 不可能充分地开发由于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而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 , 唐代茶叶市场的扩大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为茶叶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 价值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它的作用 。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 , 农民家庭或多或少地要与市场发生一定的关系已是不容置疑 , 而在唐宋社会 , 商品经济繁荣 , 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更加紧密 , 农民为完成社会再生产、交纳赋役 , 必须出售自己的一部分产品 。 因此 , 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了农民生产模式的改变 。 假如南方农户既生产稻米又生产茶叶 , 他只卖一部分稻米 , 其余的留作家庭消费 。 如果稻米价格下降 , 减少稻米生产 , 增加茶叶生产有利可图 , 则农户可能把生产稻米的资源转移到茶叶生产上 。 如果茶叶价格继续上升 , 稻米价格不断下滑 , 在农业比较利益的驱动下 , 农民则把稻米生产的资源进一步转移到茶叶生产上 , 农户需购买稻米以满足消费 。 茶树的集中栽植 , 迫使茶农必须从市场上购买粮食以满足家庭消费 。 唐代南方出现的茶园户专门以种茶为生 , 笔者认为与此有关 。 当然 , 在唐代社会条件下价值规律、价格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 但因此否认其作用也是不可取的 。 市场、价格对唐代农户的茶叶生产是有作用的 。 如蜀地生产的蒙顶茶 , 质精价高 , “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 倍受消费者欢迎 。 结果大大刺激了茶农的积极性 , “是以蒙顶前后之人 , 竞栽茶以规厚利 , 不数十年间 , 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 。 ” 三、劳动力资源充足 , 从业者众多茶叶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 , 茶叶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 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中 , 制茶、采茶等都要依靠手工劳动 , 没有机械化的生产 。 仅茶叶采摘一项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 “茶树是个时辰草 , 早采三天是个宝 , 迟采三天变成草” , 因此必须争时间、抢速度 , 及时加以采摘 。 据《茶经》记载 , 春季的二、三、四月是采茶的季节 , 一般在日出之前即要开始劳作 。 为了保证鲜叶质量 , 还要注意选好采摘时间 , “有雨不采 , 晴有云不采 , 晴采之” 。 因此 , 当茶园面积较大时 , 在采摘旺季极易造成劳动力的短缺问题 。 采摘茶叶的劳动量一般可以占到总劳动量的一半左右 。 “氓辍耕农耒 , 采采实苦辛 。 一夫且当役 , 尽室皆同臻 。 ”因为劳动量大 , 茶农全家都暂时停止其他劳作 , 参加到采茶中来 。 茶芽采下后还要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加工制作 , “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 茶之干矣”最后加工成饼茶或团茶 , 用竹子或纫谷皮串成串 。 “日午独觉无余声 , 山童隔竹敲茶臼” , 儿童也参加了制茶的劳动 。 唐代社会为茶叶生产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 唐初 , 统治者吸取了隋亡教训 , 政治上比较清明 , 经济繁荣富庶 。 在全国安定统一的条件下 , 均田农民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 刺激了人口大量增殖 。 史称“贞观初 , 户不及三百万 , 绢一匹易米一斗 。 至四年(630)米斗四五钱 , 外户不闭者数月 , 马牛被野 , 人行数千里不赍粮 , 民物蕃息……” 。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较快的 。 贞观年间全国户数不满三百万;至武则天神龙元年全国户数便上升到了六百三十五万多户 , 是贞观年间的二倍多;至玄宗天宝十三载 , 全国有九百六十一万多户 , 较之贞观年间增长了三倍多 。 中国人口数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 并且南方人口急剧增长 。 安史之乱前后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大大增加了南方人口 。 有学者研究指出 , 安史之乱以后长江流域成为全国人口重心 。 南方人口的增加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条件 。 在唐代南方茶区出现了许多农户 , 他们或兼营茶叶生产 , 或专门从事茶叶生产 , 在唐代文献中后者称为“茶园户”或“园户” 。 唐代南方农户兼营茶叶生产的现象应是较为普遍的 。 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也在田边地头、房前屋后栽茶 , 以便投放市场 , 补贴家用 , 维持家庭的社会再生产 。 如“益昌民多即山树茶 , 利私自入 。 ”即是一例 。 以茶叶生产作为副业的农户在宜茶生长的南方是很普通的事情 。 正因如此 , 在唐代文献中对此的记载反不多见 。 虽然每户产量不多 , 但拳石成山 , 聚积起来数目是很大的 。 但对唐代茶业经济产生重大作用的是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园户 。 茶园户的出现 , 是唐代农业领域中的新鲜现象 。 唐武宗开成五年十月盐铁司奏文有云:“伏以江南百姓营生 , 多以种茶为业”;又唐人张途说:祁门县一带“业于茶者七八矣 。 ”李商隐说:泸州“作业多仰于茗茶 , 务本不同于秀麦” 。 上述农户以茶为业 , 生产茶叶投放市场 , 其生活、生产资料亦仰于市场 , 据此 , 我们称之为茶叶专业户似不过分 。 茶园户出现显示着唐代农业分工的新格局 , 对于增加茶叶产量、发展茶业经济、活跃市场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 茶园户的经济状况不一 , 茶园规模大小有别 , 经营方式也不同 。 地位相当于自耕农的园户 , 依靠自身的力量即能完成采茶制茶任务 , 不需假手别人 。 倘若茶园面积大 , 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 即需要采取租佃或雇工的经营方式 。 此类园户经济地位相当于地主 , 我们姑且称之为茶园主 。 茶园主的租佃经营茶园 。 即将茶园出租 , 收取茶租 。 如陆龟蒙嗜茶 , “置小园于顾渚山下 , 岁入茶租十许 , 簿为瓯舣之费 。 ”租佃者多为丧失土地的农民 , 交租之后 , 即可把剩余产品投入市场 。 唐宋时期 , 从事这类茶叶生产的佃农为数不少 。 唐代大量农民破产沦为佃农 , 给此类茶园的经营创造了条件 。 茶园主的雇工经营 。 茶园主雇募工人来进行茶园管理、采摘加工 , 付给一定的报酬 。 《太平广记》记载“九陇人张守圭仙君山有茶园 , 每岁招采茶人力百余人 , 男女庸功者杂处园中”张守圭每年雇用的采茶人员达一百多人 , 其茶园规模必不小 。 茶园主所需雇工数量是很大的 , 经营茶园须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后盾 。 唐代人口的增多 , 社会经济的发展 , 为各类茶园的经营提供了条件 , 促进了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 。 四、茶叶生产技术进步茶叶生产的发展与整个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 。 自秦汉以来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便不断探索发展农业的生产技术 。 入唐以来 , 我国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重视地利的农业经营技术 , 大田粮食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 这些都为发展茶叶等经济作物奠定了基础 。 “新作物的出现意味着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完善 。 ……因为农业 , 或者说种地 , 牵涉到千家万户 。 一项农业革新的成败始终取决于社会的支持、推动和要求”茶叶虽在唐代以前早已种植 , 但就其发展而言 , 视其为“新作物”亦未尝不可 。 唐代以前 , 人们对茶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 只有只言片语的零散记载 。 入唐以后 , 出现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 人们开始对茶有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 但陆羽在《茶经》中对茶树的栽培、加工技术仍论述不详 。 晚唐时人韩鄂在《四时纂要》中详细谈到了种茶的方法 。 兹引录于下: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 , 圆三尺 , 深一尺 , 熟斫 , 著粪和土 , 每坑种六七十颗子 , 盖土厚一寸强 。 任生草 , 不得耘 。 相去二尺种一方 。 旱即以米泔浇 。 此物畏日 , 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 。 二年外 , 方可耘治 。 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 , 恐根嫩故也 。 大概宜山中带坡峻 。 若于平地 , 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 。 水浸根 , 必死 。 三年后 , 每科收茶八两 。 每亩计二百四十科 , 计收茶一百二十斤 。 茶未成 , 开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 。 收茶子:熟时收取子 , 和湿沙土拌 , 筐笼盛之 , 穰草盖之 。 不尔 , 即乃冻不生 。 至二月出种之 。 不难看出 , 唐代后期对茶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已大大前进了一步 , 包括了种茶时间、茶园选择、茶籽催芽、播种方法、施加底肥、中耕除草、施肥灌溉、茶叶采摘等诸多方面 。 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 , 是唐代茶叶生产发展的原因之一 。 综上所述 , 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 农业生产力提高 , 粮食产量增加 , 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根本的条件 , 使唐代社会可分出一部分资源、劳力发展茶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宜于植茶;茶叶商品性增强 , 市场容量扩大 , 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 茶叶生产技术在唐代有了进步 , 也利于茶叶生产 。 此外 , 南方征收赋税时多折钱帛;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 , 推行以钱纳税等 , 对于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是较为合适的 。
推荐阅读
- 唐五代长沙的茶叶生产与“茶马互市”
- 清朝的茶商
- 安全六防是什么 安全六防是哪六防
- 新陈茶叶如何鉴别
- 茶叶品质——香气的描述
- 茶叶品质——汤色的描述
- 茶叶品质——外形的描述
- 辨别真伪——观汤色
- 二 宋元茶业的发展和变革:茶类生产的改制和演变
- 如何客观认识茶叶中的铅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