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黄大茶的采制工艺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所产, 与上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 过去也曾有少量生产 。 品质最佳者, 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 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 。 这里地处大别山北麓的腹地, 是我国东部茶叶产区的北缘 。 因有高山屏障, 水热条件较好, 生态环境宜茶 。
    黄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 春茶要到立夏前后才开采, 春茶采3~4批, 夏茶采1~2批 。 鲜叶原料比较粗老, 但要求茶树长势好, 叶大梗长, 一个新梢上长4~5片叶子以上, 才能制出质量好的黄大茶 。 这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粗放茶叶采摘技术, 但“木已成舟”, 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的传统采摘制度和要求 。 采回的鲜叶, 及时摊放于清洁的场所, 以防红变 。 当天采的鲜叶应当天制完 。
    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 三锅相连, 序贯操作 。 炒茶锅用普通饭锅, 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 锅呈25~30度倾斜 。 炒茶扫把用毛竹枝扎成, 长1米左右, 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 炒茶方法, 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 第二锅带把劲, 第三锅钻把子 。 ”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 锅温180~200℃, 投叶量0.25~0.5公斤, 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 。 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 叶子跟着旋转翻动, 均匀受热失水, 要转得快, 用力匀, 结合抖散茶叶, 时间约1~2分钟 。 待叶质柔软, 叶色暗绿, 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 锅温比生锅略低 。 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 用力应比生锅大, 所以要“带把劲”, 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 开始搓卷成条, 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 透发热气 。 当叶片皱缩成条, 茶汁粘着叶面, 有粘手感, 即可扫入熟锅 。 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 锅温比二青锅更低, 约130~150℃ 。 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 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 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间, 有利于做条, 稍稍抖动, 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 。 这样反复操作, 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 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 。 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 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 可塑性好的机会, 促进粗老叶成条, 又可以克服冷揉时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 。 炒至条索紧细, 发出茶香, 约三四成干, 即可出锅 。
    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 用小烘篮炭火烘焙 。 温度120℃左右, 投叶量2.0~2.5公斤, 高温快烘, 2~3分钟翻烘一次, 烘至七八成干, 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 即为适度, 下烘堆积 。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 。 将初烘叶趁热装篓, 稍加压紧, 高约1米, 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 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 一般5~7天 。 待叶色变黄, 香气透露, 即为适度 。 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进行, 收购的黄大茶, 先拉毛火, 烘到九成干, 而后堆积闷黄 。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 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 。 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 温度130~150℃, 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 。 和瓜片茶拉老火相似, 由二人抬烘篮, 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 。 火功要高, 时间要足, 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 。 待烘到茶梗一折即断, 梗心呈菊花状, 口嚼酥脆, 焦香显露, 茶梗金黄, 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 。 时间约40~60分钟 。 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