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特色名茶——太平猴魁

    属绿茶类 。 为历史名茶 。 创制于清末 。 产于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 。 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 。 茶园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 , 土质多黑沙壤土 , 土层深厚 , 富含有机质 。 茶山地势多坐南朝北 , 位于半阴半阳的山脊山坡 。 茶树长势好 , 加上肥培管理和适度修剪 , 芽叶肥壮、重实、匀齐 。 优质的芽叶长约6厘米 , 1芽2叶的芽尖和叶尖长短相齐 。 由于鲜叶质量要求高 , 每公顷茶园只能产70~80公斤猴魁茶 。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 , 扁平挺直 , 自然舒展 , 白毫隐伏 , 有 “猴魁两头尖 , 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 叶色苍绿匀润 , 叶脉绿中稳红 , 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 , 滋味醇厚回甘 , 有独特的猴韵 , 汤色清绿明澈 , 叶底嫩绿匀亮 , 芽叶成朵肥壮 。
    鲜叶标准为采1芽3叶 , 拣剔后 , 1芽2叶为制猴魁原料 。 制茶分杀青、烘干工序 。 烘干又分子烘、老烘、打老火 。 现时为了做形 , 杀青叶摊于一个铁丝纱网的木框盒上 , 散热后 , 一枝一枝地理直茶条 , 再压上一个木框铁纱网盒 , 固定茶条 , 用辘辘滚压 , 压扁茶条 , 再烘干定型 。 烘干不用烘笼 , 以木制烘箱与木框茶盒配套 , 仍用炭火烘焙 。
    太平猴魁工艺演变 , 新老工艺所制产品各有特点 。 新工艺产品外形扁直平伏美观 , 但香味显得逊色 , 压条中挤出茶汁与铁发生化学变化 , 形成深兰色的络合物 , 积淀在叶底上 , 影响色泽 。 老工艺产品 , 香味好 , 但外形泡松 , 欠匀齐 。 目前客户和消费者多看好外形 , 新工艺产品好销 。 但是也有一些以香味和猴韵为重的老茶客 , 还是说传统工艺的产品风格好 。 猴魁茶香猴韵的丧失 , 对未来市场的影响 , 应引起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