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理论视野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热点话题分析

我们知道 , 历经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 , 是由家庭体系及其价值观为基础而得到维系和发展的 。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 , 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就是在“孝道”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我国台湾学者徐复观把孝道称为“中华民族持续存在的基本力量” , 因此 , 孝顺的子女往往被当作中国伦理的典范 。 西方学者马科斯·韦伯也认为 , 在中国人眼里 , “孝”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职责” , 是“绝对主要的美德” , 日常发生的冲突 , 往往是因为孝的问题引发的 。 回首我国传统文化 , 孝道这个概念含义复杂 。 首先 , 孝是对家庭中长者的一种尊敬和感恩的态度 , 其内容包括关心、顺从和道德警觉 。 从这个角度说 , 亲子关系是一种代际关系 , 但又并非仅限于具体的年龄 。 如果把这种家庭中的孝道扩充到社会生活中 , 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概念的完整道德架构 。
中国传统的忠孝概念在历史上确实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 时至今日 , 它仍然具有某些积极的道德价值内涵 。 但是 , 我们也必须看到 , 在人类道德发展的阶梯上 , 孝仅仅处在道德发展的中间阶段 , 当孝的价值观与更加终极的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时 , 就必然会引发道德心理的矛盾和价值定位的混乱 。 因此 , 在探讨我国传统孝道的社会价值的同时 , 我们也必须从道德心理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反思 。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理论视野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热点话题分析

文章插图

中国儒家传统的家庭伦理认为 , 孝道有三个基本的伦理内涵:关心、顺从和道德警觉 。 这三种内涵在我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中始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在维系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制度中发挥着价值引领功能 。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些伦理内涵及其传统价值 。
1关心
先秦时代的儒家学者大多把孝解释为“表示尊敬的关怀” 。 例如 , 孔子强调 , 孝就是对父母的身体和精神健康表示关心 , 因此 , 他说:“弟子入则孝 , 出则弟 , 谨而信 , 泛爱众而亲仁 。 行有余力 , 则以学文 。 ”意思是说 , 小孩子在父母面前要孝顺 , 出外要尊敬兄长 , 说话谨慎 , 言而有信 , 和一切人都友爱相处 , 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 做到这些以后 , 还有剩余精力 , 就用来学习文化 。
更重要的是 , 对父母的关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 满怀着快乐和真正的尊敬 , 否则 , 孝就失去了其伦理价值 。 孔子的弟子曾参把仅能供养父母的孝称为孝悌的最低阶段 。 他说:“孝有三:大孝尊亲 , 其次弗辱 , 其下能养 。 ”意思是说 , 孝行有三等 , 最大的孝是使父母得到人们的尊敬 , 其次是不辱没父母的名声 , 最下等的是能够供养父母 。 现代很多人认为 , 孝 , 就是善待父母 , 这显然是从孝的最低阶段进行理解的 。
展开全文
在儒家学说中 , 对父母的孝心还包括在他们去世时 , 为他们举行有尊严的葬礼等 。 简言之 , 从有尊严的关心这个角度出发 , 可以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的责任感 , 是对父母辛苦养育子女的感恩之情 。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 这是一种互惠(reciprocity)的道德推理 , 是在幼儿身上就开始出现的早期道德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 。
2顺从
孝道的第二个伦理内涵是顺从 , 而且主要是指对父亲的顺从 。 我国俗话所谓“顺从即为孝”即源于此 。 孔子在《孝经》中指出 , “教以孝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 , 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 。 ”后世的儒家学者更是把这种孝敬的本意发展成为孝顺、顺从 。 到宋明理学时期甚至达到了“君要臣死 , 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 , 子不得不亡”的无原则顺从的地步 。 孝敬父母是永远都值得提倡的 , 但顺从却是要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的 。 一般地说 , 在孩子年龄幼小的时候 , 应要求孩子顺从父母 , 因为这时孩子的独立分析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 , 需要借助父母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提供支持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 应逐渐增加孩子自主判断和选择的机会 。 尤其是当今社会正处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 , 父母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孩子掌握得多 , 例如在现代技术和知识方面 , 在了解社会的信息和学校教育方面 , 这时就要以亲子之间的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为主 。 在某种程度上说 , “父母要向孩子学习 , 教师要向学生学习”正在成为终身学习时代的新要求 。 随着父母走向老年 , 尤其是当父母年迈多病 , 甚至出现神志不清或所谓“老小孩”的情况下 , 孩子应该尽可能地以“顺从”老人来表现孝心 , 尽量不违背老人的意愿 。 即便老人的要求不尽合理 , 也应该耐心细致地解释 , 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 这才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孝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