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的父女传奇,玫瑰花茶的作用


老舍茶馆的父女传奇,玫瑰花茶的作用

文章插图

老舍茶馆的父女传奇“我爷爷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 , 高高的前门好像就在我家旁边……”每当尹志军听到或唱这首歌《前门情思大碗茶》时 , 他就觉得这是为她和她的家人而写的 。
oNormal>作为名扬海内外的老舍茶馆的女性掌门人 , 尹智君现在最为思念的 , 就是无论在事业还是在情感上都给她重要启迪的父亲、老舍茶馆创始人尹盛喜先生 。

至今 , 尹智君还清楚地记得 , 2003年6月 , 非典阴霾未散时 , 父亲去世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悲恸 , 及自己此后又是如何艰难地扛起老舍茶馆的大旗 。 尽管已成往事 , 但每每回忆起这一切 , 尹智君依旧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 而采访人员也因此有幸听到了关于老舍茶馆及关于尹氏父女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

从一杯大碗茶起家

采访的地点就在老舍茶馆内院的一间茶室 。 室内两侧墙面上挂着两排做工精致的脸谱 , 旧式台灯弥散出朦胧的灯光 , 庭院里传来悠悠的古琴声 , 伴随着茶杯中散发的极品大佛龙井茶香 , 时间仿佛穿越了历史和现代 。

尹智君从小生活在老字号云集的前门大栅栏 , 又靠近文人墨客聚集的琉璃厂 , 文化的浸染滋养了她 , 而父亲尹盛喜先生则把更多传统文化的因子传给了她 。

尹盛喜的创业历程就是他对传统文化执着追求的历程 。

1979年6月 , 尹盛喜带领几个年轻人劈柴生火、刷碗擦桌 , 将沏好的茶盆端到简易的茶桌上 , 把蓝边的大茶碗齐齐地码好 , 从两分钱的大碗茶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 这一卖就是整整10年 。

1987年9月18日 , 经历了十年的大碗茶售卖生涯后 , 尹盛喜在当年卖大碗茶的地方 , 建起了一幢古色古香的飞檐小楼 , 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匾 ——“老舍茶馆”赫然高挂其上 。

那时候的中国 , 大街小巷都在迷恋港台歌曲、交谊舞还有卡拉OK , 民俗的东西反而被很多人遗忘 。 对京剧、绘画、书法等多种传统艺术均有一定造诣的尹盛喜 ,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危机感 , 确立了“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的办馆宗旨 , 并坚持要搭建一个京味文化演出的舞台 。

他把文革期间断档很久没有表演的京味民俗表演艺术家请到老舍茶馆 , 如京剧艺术家梅葆玖 , 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 , 相声界泰斗马三立、候宝林等 , 除此之外 , 他还特别注重挖掘拯救一些濒临消失的艺术样式 , 如双簧和含灯大鼓 。

所有这些努力 , 既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 同时又以另一种巧妙的方式确立了初创期老舍茶馆的品牌 。

在开业的最初三年里 , 老舍茶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但由于坚持传统文化的定位 , 老舍茶馆很快引起世人尤其是海外的关注 。 在基辛格、布什等国际知名政要先后到访并参观后 , 老舍茶馆立刻声名鹊起 , 经营局面也一举打开 。

如今 , 老舍茶馆已先后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 , 并成为联结海内外华人的一座桥梁 。 在这个过程中 , 尹智君也逐渐爱上了茶馆 。

女承父业

2003年 , 是老舍茶馆创始以来非常特殊也非常困难的一年 。 由于非典 , 茶馆半年没有营业 , 大部分员工歇业在家 。 6月 , 老舍茶馆创始人、德高望重的尹盛喜先生溘逝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带着对父亲和茶馆一百多位员工的期望 , 尹智君从父亲手中接过茶馆经营的使命和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