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人类在生产食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 人类食用茶叶的方式大体上经过吃、喝、饮和品四个阶段 。 “吃”是指将茶叶作为食物来生吃或熟食的 , “喝”是指将茶叶作为药物熬汤来喝的 , “饮”是指将茶叶煮成茶汤作为饮料来饮的 , “品”是指将茶叶进行冲泡作为欣赏对象来品尝的(饮是为了解渴 , 可以大口饮下 。 品是品尝 , 需要细啜慢咽 , 再三玩味) 。 前三种方式发生很早 , 可以早到原始社会时期 , 后一种方式较晚 , 很可能晚到魏晋时期 。
历来传说“神农尝百草 , 一日遇七十二毒 , 得荼乃解 。 ”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 , 我国食用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 , 所谓的“神农尝百草” , 就是将茶树幼嫩的芽叶和其他可食植物一起当做食物 。 后来人们在食用过程中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能 , 就作为药物熬成汤汁来喝 , 这就是所谓的“得荼乃解” 。 平时也会将茶汤作为保健的饮料来饮用 , 民族学的材料已证明原始人是已经采集一些特定的树叶熬成汤汁饮用 , 在一些产茶地区 , 自然也会将茶汤作为日常饮料 。 考古学家已经在浙江杭州跨湖桥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熬汤的茶叶和完整的茶树籽 , 可见 , 我们民族饮茶的历史至少也在一万年以上 。
但是 , 从现有的文献记来看 , 直到三国时期为止 , 我国饮茶的方式一直停留在药用和饮用阶段 。 如汉代文献提到茶叶时都只强调其提神、保健的功效 。 三国时孙皓因爱臣韦曜不善饮酒而暗中以茶汤代替 , 是茶为饮料的明证 。
从西晋开始 , 情况有了变化 , 四川地区的一些文人介入茶事活动 , 开始赋于饮茶文化意味 。 西晋著名诗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写道:“芳荼冠六清 , 溢味播九州 。 ”认为芳香的茶汤胜过所有的饮料 , 茶的滋味传遍神州大地 。 芳香和滋味都与茶的提神、解渴以及保健疗效无关 , 而是嗅觉和味觉上的审美满足 。 西晋文人杜育的《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品茶活动的诗赋 。 诗中除了描写茶树生长、采摘等情况外 , 还提到用水、茶具、冲泡等环节 , 特别是对茶汤泡沫的欣赏 , 形容它像冬天的白雪和春天的鲜花(“焕如积雪 , 晔若春敷”) 。 可见 , 茶汤在此时开始成为品尝的对象 。 《赋》还提到饮茶具有调解精神、谐和内心(“调神和内”)的功效 , 则已经涉及茶道精神了 。 因此中国的品茶艺术的萌芽时期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晋时期 。
但是只有到了唐代陆羽手里 , 中国人的饮茶才从食、喝、饮 , 发展提高到品的阶段 , 终于将饮茶变成一门生活艺术 。 陆羽在《茶经》中 , 对茶叶的医疗保健功效仅是一笔带过 , 明确提出“茶之性至寒 ,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将品茶上升到道德修养的高度 , 并且对唐代的煮茶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 , 从选茶、用水、茶具、烘茶、碾磨、筛粉、煮水、加盐、点水、分茶到品尝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 , 形成一套完整的茶艺程式 。 特别是对茶汤泡沫的培育、欣赏异常重视 , 进行仔细的观察 , 将泡沫称为汤华 , 薄一点的称为沫 , 厚一点的称为饽 , 细一点的称为茶 , 采用了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泡沫之美丽:像枣花漂浮在圆形的水面上 , 像深潭回转或小洲弯曲的水面上漂浮的青萍 , 像晴朗天空中浮动的鱼鳞云 , 像飘动在水湄之上的绿钱 , 像坠落在尊俎之中的菊花 。 饮茶而对泡沫如此讲究 , 显然不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 而是从视觉的审美愉悦出发 , 一碗涌动着泡沫的茶汤在陆羽面前成了充满艺术韵味的审美对象 , 因此才灵感勃发 , 浮想联翩 。 可见唐代的饮茶已经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艺术 。
推荐阅读
- 温水饮泡正山小种有着意想不到的茶香
- 正山小种红茶价格昂贵的原因
- 古色古香的武夷山正山小种茶艺介绍
- 必备技能 一种快速、简单、牢固的绳子打结法
- 怎么去除房间里的臭虫
- 怎样用好学生证
- 雅安地震 地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 美的电饭煲使用方法
- 漫威电影宇宙电影的观看顺序
- 如何更改证件照的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