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二 )


同样 , 唐代的诗人们在品茶之时 , 也同样不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 , 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审美愉悦 , 这从他们大量的茶诗中都着重对色、香、味、形及意境的欣赏可以得到证明 。 钱起的茶诗《与赵莒茶宴》可以作为代表:“竹下忘言对紫茶 , 全胜羽客醉流霞 , 尘心洗尽兴难尽 , 一树蝉声片影斜 。 ”
【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茶人在竹林下品饮紫笋茶 , 进入俗念全消的忘言状态 , 心中的尘垢都被洗净 , 进入空灵虚静的境界 , 但品茗的兴味没有穷尽 , 令人全身心地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 全然忘却周围的一切 , 只有倾斜的树影中传来的蝉声更反衬出竹林的幽静 。 这样的品茶完全是一种诗化的生活艺术 , 与为解渴而饮茶有着本质不同 。
自此以后 , 历代的茶人们都有同样的自觉追求 , 宋代茶人还将茶汤的色香味称为“三绝 ”(苏轼:“遂令色香味 , 一日备三绝”) 。 他们在品茗过程中讲究茶汤“色香味”的同时 , 还主动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意境 , 在宋代茶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不如仙山一啜好 , 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 。 “夜啜晓吟俱绝品 , 心源何处著尘埃”(宋庠) 。 “亦欲清风生两腋 , 从教吹去月轮旁”(梅尧臣) 。 “烦酲涤尽冲襟爽 , 暂适萧然物外情”(文彦博) 。 “悠然淡忘归 , 于兹得解脱”(吕陶) 。
品茶到了明清 , 更是让文人雅士们提升为高雅艺术 , 因为明代废除了蒸青饼茶 , 盛行散茶冲泡 , 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更加重视 , 无论是茶、水、具、境、泡、品每个环节都有更为严格、细致的要求 。 功夫茶艺的形成和成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 据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 , 他在游福建武夷山时 , 寺庙僧道向他献茶:“杯小如胡桃 , 壶小如香橼 。 每斟无一两 , 上口不忍遽咽 , 先嗅其香 , 再试其味 ,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果然清香扑鼻 , 舌有余甘 。 一杯之后 , 再试一杯 , 令人释躁平矜 , 怡情悦性 。 ”这种小壶小杯冲泡、小口细品的品茶方式就是后来盛行于闽粤地区的功夫茶艺 。 功夫茶在我国传统茶艺中最具艺术韵味 , 在冲泡、品饮过程中有一系列规范程序 , 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是难以掌握的 。 仅就品尝茶之芳香而言 , 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提到“泉州厦门人所讲功夫茶”时指出茶之香味可分为四个品级:“一曰香 , 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 。 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 , 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 , 香而不清 , 犹凡品也 。 再等而上之则曰甘 , 香而不甘 , 则苦茗也 。 再等而上之则曰活 , 甘而不活 , 亦不过好茶而已 。 活之一字 , 须从舌本辨之 , 微乎微矣 , 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 , 方能悟此消息 。 ”品茶至此 , 真是“茶翁之意不在茶 , 在于山水之间也 。 ”它与人们的生理满足全然无关 , 而是进入“超然物外”的境界 , 是精神世界里的高级享受 。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 , 它是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与时俱进的 , 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 。 简称之为“茶艺” 。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首先使用的 , 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 , 这是台湾茶人的一大贡献 , 因为将“茶艺”从“茶道”之中剥离出来,有利于品茗艺术的健康发展.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 “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 。 对泡茶提“技艺” , 是因为它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 , 还具有技巧性 。 对“品茶”提“艺术”而不提“技艺” , 是品茶时技巧的成份很少 , 主要是茶汤入口之后如何去欣赏、体会美妙的艺术境界 。 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 , 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 。 有了茶道精神的观照 , 茶艺才有精神、品位和神韵 。 有了茶艺和茶道 , 茶文化才有载体和灵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