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分布式体验法( 二 )


3. 吞咽训练
一般来说, 人吞咽汤水, 往往是会用舌的后部以及喉部的动作来共同完成;
但是这样就会令舌面紧张, 因此而影响舌面中后部味蕾的感知力 。 所以, 我们要求尽可能的放松舌头, 尽可能的采用仰脖子的辅助动作来完成吞咽, 这样, 舌面在此过程中就会得到相对的放松, 味蕾对滋味评估就会客观一些 。
这个练习可以先使用水进行锻炼, 日常不妨多练练 。 具体方法是:舌在口腔中平铺, 呈自然放松状态, 然后用仰脖子的动作来吞咽, 尽量放松并打开喉咙, 要感觉到, 在很大程度上, 水是自己“流下去”, 而不是有意的“咽下去” 。
4. 回气训练
普洱茶的品饮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体味它的喉感,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韵”, 从而在回味中感到喉感的类别和强弱, 并从中得到深度的体验 。 回气的方法因此就显得格外重要 。
吸一口气, 但注意不要吸得太深, 然后闭口, 让气息从鼻腔呼出;在呼的时候, 需要感觉到“顿”感 。 这个“顿”感要在喉部, 而不是在鼻腔内 。 具体训练方法是, 在呼气出喉的一瞬间, 用喉部挡下气, 自鼻腔中发出类似“空”的声响, 声音要发在喉部, 而不是鼻腔内, 一般来说反复几次即可做到 。 这将有助于喉感的体验和评判 。 在日常训练时, 动作和声音都可以夸张一些, 但是在具体饮茶时则不需要出声, 关键是掌握了此种感觉就好 。
接下来, 我们介绍具体的品饮法
品饮的基本程序分为以下几步:举杯--嗅香;这一过程主要体验其茶汤有无香气并对其类别和程度做出评估判断--调整呼吸;目的在于让鼻子休息--饮汤;不用吸, 喝一口, 大概普通小盅的二分之一左右――咀嚼茶汤;两三下即可, 判断其粘稠度和柔和度以及融合度――吞咽;这一过程应注意茶汤过舌后部和喉的感觉, 评估其水路的粗细――回气;闭住嘴, 从鼻腔将气呼出, 注意其有无喉感并评估其深度和程度类别――回味;主要体验口腔中各个部位的触感, 苦涩味, 收敛性, 并对其程度做出评估 。
本文一开始说过, 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分步体验”, 因此, 在品饮过程中, 每一步骤一定要将注意力只放在这一项上, 即要专注 。 嗅香时, 要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鼻腔中, 努力分辨其嗅觉的种类和强度;因为调整呼吸后, 香气的概念和感觉将不再存在;另外, 饮汤和咀嚼茶汤时, 大家应将注意力放到“汤感”上, 评估其柔软度, 粘稠度, 润滑度;若此时呼吸, 则该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 在吞咽的时候, 注意力则应当集中在对茶汤经过舌, 喉, 到达胃的整个过程的关注上 。 若是此时还沉醉在对汤感的体验上, 则其评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 回气的过程尤其重要, 若是在之前的过程中有呼吸动作, 则这个阶段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 回气时注意力的重点要放在“喉部”, 这个对于坊间常说的很多名优茶的“喉韵”都有较大的评判意义 。 而当“喉感”体会过后, 注意力则应当马上转移, 放到口腔和舌面上, 此时, 对滋味和生津回甘程度要做出准确的评估, 时间和程度和区域的概念必须非常明确, 这个, 也是一泡茶中内涵物质的客观呈现 。
开始时, 初学者往往不能够做到注意力快速的转移, 那么, 则可以采用重点评判法 。 譬如, 第一口主要评估香气, 第二口主要评判汤感, 第三口重点放在水路, 第四口体验喉韵, 第五口重点体验滋味和回味 。 这样比较容易做到, 相对来说也深刻一些, 然后随着时间和不断的品饮, 渐渐的, 就能够做到“一口下肚, 满盘皆知”的理想境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