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贤龙:先做消费 再做茶文化

【史贤龙:先做消费 再做茶文化】“谈中国茶 , 没有不讲茶文化的 。 但且慢 , 中国茶文化究竟是什么?‘中国茶文化’这个名词 , 或者认知之下 , 有共同的指称对象吗?混乱源头往往就隐藏在最熟悉的名词之下 , 中国茶的消费零散问题其实正是中国茶文化‘所指’混乱的结果 。 ”
商报:当下的茶市场 , 且不论质量优劣、农残有无 , 也不论定价高低 , 炒作虚实 , 单就“茶文化”一点 , 足以让买茶人摸不着头脑 。
史贤龙:茶文化在中国茶语境里并无统一认识 , 一说是种植历史;一说是某茶昔日荣耀 , 如御供之类;一说是文人雅士偏爱;还有说茶禅一味 , 或将茶文化等同于茶艺表演 。 很难想象各说各话 , 甚至互相冲突的认知能赋予中国茶文化什么 。
从全球范围看 , 将茶作为生活方式 , 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日本和英国 。 以此为参照系对比或可见一斑 。 “和静清寂”是日本茶道精髓 , 尽管茶道仪轨、道场、茶品会产生等级差别 , 但恰是这一精髓 , 成就日式茶道的体验过程 , 也成为超越社会等级的共通感悟 。 立顿茶早期是散茶经营 , 靠的是从印度、斯里兰卡大宗贩茶的成本优势 , 使昔日王谢堂前的茶叶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是早期立顿茶的诉求 , 可以解读为当下时髦的“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式好产品 , 这对于渴望向上流社会看齐的中产阶级来说 , 有强大的吸引力 。 根植于有300年历史的英式下午茶生活方式的立顿茶 , 虽无日本茶的玄妙 , 也无中国茶的细腻 , 但给人轻松闲适的直观感受 , 用丰富的口感、精美的茶点 , 准确捉住了英式下午茶的精髓:轻松的朋友闲聊 , 略带私密的社交空间 。
商报:反观国内 , 有观点认为近十余年茶叶市场凸显的变化是消费主题随炒作流转 , 您怎样看茶消费的变化 , 又是什么引发了这一系列变化?
史贤龙:近十年中国茶叶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很明显 , 这与可支配收入提高和各种礼节消费驱动密不可分 。 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红茶等热点频繁出现 , 并非消费主题转换 , 而是中国茶消费全面复兴的、百花齐放的好现象 。
中国茶天生有等级 。 严格地说 , 不是哪种茶比哪种茶更好 , 是每种茶里都有等级 , 要比较也只能基于同等价格做比较 , 这是茶的属地性质所决定的 。 中国茶形成从低到高、价格带丰富的品级标准 , 是中国茶的必由之路 。 而价格的起落在某种程度上是产品等级缺乏标准、标准缺乏公信力的体现 。
商报:从专业营销人的角度 , 您怎样看今天茶叶市场 , 玩概念、炒山头、讲文化的热闹景象?
史贤龙:广义上经营茶的都可称为茶企 , 多沿袭传统经营方式 , 还不太明白把茶当做消费品营销究竟是做什么 , 也没有行业标杆可以学习 。 立顿的低价定位 , 对中国茶的丰富性营销反而构成了误导 。 中国茶企总体都没能摆脱战略错误、营销低级、模式同质的三大通病 。 而业外资本进入茶行业 , 想用圈地 , 即订单农业模式、广告拉动、招商加盟等方式快速做大 , 但都倒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上 , 即茶产品定位、定价、定品级、定标准 , 以及最关键的——稳定性 。
只能说 , 茶企玩概念、炒文化等经营行为 , 都是在为教育消费者做贡献 , 大多不会对自身品牌建设提供持续而强大支撑力 。 这些“偏科”的茶企多成了“烈士” , 用自家真金白银 , 为唤醒中国茶消费意识做贡献 , 对这种社会价值大于企业价值的牺牲精神 , 也只能表示尊重与惋惜了 , 不想在茶企失败的伤口上撒批判的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