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拿火药造枪炮,而中国人造烟花?( 二 )


这些工具调配起来的产物, 显然也与现代人理解的黑火药不同很大 。 它不单杂质过多, 硝、硫、碳三种组分的比例也不合理:按照“一硫二硝三碳”的准确配方, 硝酸钾、碳和硫三样物质应别离在黑火药总质量中占比74.8%、13.3%和11.9%;而在《武经总要》的火药配方中, 硝的用量最多只占总质量的一半, 在算上外壳的毒药烟球火药中更是连30%都不到 。
现代学者曾按照《武经总要》记录的方式, 完整重现过宋朝火药的利用结果 。 他们用五层白纸包裹火砲火药, 成果发现用柴炭火和皮纸绳火都无法点燃, 只有按照《武经总要》记述的焚烧体例——用烧红的铁锥扎上去——才能点燃这包火药 。
即使在点燃今后, 宋朝火药的表示也不尽如人意 。 固然它燃烧得颇为狠恶, 中间温度达到了1300度, 但如果把火药放进空心铁球或竹筒里, 即利用铁锥点燃后也仍是迟缓燃烧, 100克火药能烧上11分钟, 中间温度只有130度摆布 。
针对别的两种火药的尝试, 获得的成果也相差不远 。 试验成果很是较着:海说神聊宋火药难以点燃, 底子不会爆炸 。

为什么西方人拿火药造枪炮,而中国人造烟花?

文章插图

▍词意改变造当作的一个经典乌龙:明刻本《武经总要》里的行砲车仍是抛石机, 四库全书版本里的却酿成了金属火炮
跟着战争前进的中华火药
和鲁迅的感伤尤其相反的是, 我国的“火药”不单是在军事文献中第一次表态, 并且其配方也在战争手艺的提高中逐渐涌现和改良, 而催生出了最早的爆炸性火药 。
1132年, 镇守德安(今湖海说神聊安陆市)的成规下达号令, 以“火砲药”制造了20余条用于城防的“长竹竿火枪” 。 这种“火枪”的长度不短于两丈, 很是粗笨, 需要两人才能操作, 可以从竹筒里喷出火焰, 销毁仇敌攻城的天桥 。 “火砲药”的配方虽无具体记录, 但既然在塞入竹筒后还能猛烈燃烧, 其配方应比《武经总要》记录的要科学一些 。
在1161年的宋金采石战争中, 又呈现了史上第一种用于爆炸的火药 “轰隆砲” 。 这是一种掺有石灰的纸炮, 其功能并非伤人道命, 而是以爆炸挥散的石灰烟雾眯住敌兵的眼睛, 使对方无法阐扬战斗力 。 显然, 这种火药兵器并非现代军械的同类, 而更像是武侠小说中的地痞斗殴手法 。
真正意义上的爆炸性火药, 是在1221年的疆场上第一次被记实下来 。 作为最早的铁制外壳炸弹, 金人的“铁火砲”威力庞大, 可以或许将不幸中弹的宋兵的头部炸失落一半 。 有了这种革命性的爆炸性火药, 我们日常所说的枪支弹药才有可能呈现 。
放鞭炮又是怎么回事
而“爆仗敬神”的平易近间鞭炮, 也仍是在军用火药的影响下才降生于这一期间 。
为什么西方人拿火药造枪炮,而中国人造烟花?

文章插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里的烟花爆仗
当然, 在熟悉中国古诗词的文人眼中, “爆仗”的汗青很是悠长, 远在宋代以前 。 所谓中国花炮祖师李畋就是唐初人士, 刘禹锡笔下也有“照潭出老蛟, 爆仗惊山鬼”的句子 。 海说神聊宋王安石的那首闻名的《元日》——“爆仗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更是让人相信燃放爆仗已是遍及的风俗 。
但读诗的人未必知道, 诗中的“爆仗”并非今世的鞭炮, 只是指火烧竹子发出的爆破声 。 哪怕是在王安石的年月, 也不会有人往竹筒里塞火药, 因为会很难点燃, 即使点燃了声音也比不上通俗的燃烧 。
文字记录中第一次呈现真正的“鞭炮”, 已经到了宋高宗期间, 官员王铚用“小儿放纸砲”来形容“又爱又怕” 。 显然, 平易近间的“纸砲”连名称都直接沿用自“砲”这样的军事名词, 生怕其匠人的灵感就来自于军械的影响 。 到13宿世纪初, “以硫黄为爆药”的火药也逐渐代替了其他燃料, 酿成了“爆仗”、“爆竹”的必需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