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拥有湖南屋脊“壶瓶山”,全县峰峦逶旖,终年云雾氤氲,气候独特,最适宜茶树生长,自古就产名茶 。 从武陵山到夹山、壶瓶山,几乎山山都有上好的茶 。 位于夹山西北麓的八坪,就是古代贡品牛牴茶原产地,其茶叶质地优异,跻身于唐宋八大贡茶之列 。 北宋蔡襄于皇祜年间著述的《茶录》一书中,便有“石门产牛牴茶,为贡品”的记载 。 当代茶学界泰斗陈宗懋先生主编的《中国茶经》中则较为详细地写道:“牛牴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 。 元明以来,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牴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 石门的茶文化,可以说与其产茶和饮茶的历史一样久远 。 虽说其年代已无从考稽,但在中华茶文化史上,偏居一隅的石门却写下了骄人的篇章 。 拂开岁月的积尘,我们不难发现,被誉为茶饮文化最高境界的“茶禅一味”,便可能源于石门夹山 。
早在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高僧善会云游而来,恰逢群猿母子相拥、嬉戏于青山樟林里,目击众鸟衔花竞飞、纷投放于碧波清泉中,其情其景,正与其师临别前所赠的偈语“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相吻合,遂滞留下来,开山建庙,大启丛林 。 这位心性明敏的高僧在禅宗史话上留有不少佳话,最著名的即是“茶禅一味”说 。 《祖堂集》中载:“夹山和尚自号‘佛目’ 。 师父问他:‘日在什么处?’对曰:‘日在夹山顶上 。 ’师令大众地次,佛日倾茶以师 。 师伸手接茶次,佛日问:‘酽茶两三碗,意在头边 。 速道,速道 。 ’师曰:‘瓶有孟中意,篮中几个孟?’对曰:‘瓶有倾茶意,篮中无一孟 。 ’……又问:‘如何是夹山境地?’师答曰:‘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 。 ’”这段对话即是师徒在探讨茶中有茶外之意,而且似乎是善会反徒为师,在诱导师父 。
和尚三句不离本行,其茶外之意自然是指禅也,其“猿抱子归青樟岭,鸟衔花落碧岩泉”之联,貌似描绘夹山自然风景,实则指品茶悟禅之意境 。 无独有偶,《日本禅师录》亦有相似的记载:“夹山和尚(善会)喝完一碗茶后,又自斟一碗递给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 。 ”禅之旨乃诉求本体论意义上的“悟”,而善会又常常自诩“老僧二十年说无义语”,即以禅语的乖谬性来反常合道 。 明知茶一碗却故问,意则茶中有禅且茶禅一味也 。 据日本当代禅学家秋月龙珉考证,此乃“茶禅一味”的发轫之作 。
此后,宋徽宗政和年间,时任夹山寺住持的一代名僧圆悟,不仅继承了善会祖师的衣钵,更是对其“茶禅一味”的理念情有独钟,常常将这四字写成条幅,赐赠僧徒 。 他在夹山七度寒暑,著成被后世衲僧珍为“宗门第一书”的《碧岩录》 。 据说,在夹山南麓一泓千年不竭的碧岩泉,正是善会和圆悟从中品出“茶禅一味”泡茶所用的泉水 。 以“碧岩”命名,并将“茶禅一味”的余韵遣上笔端,自是寄托其对夹山岁月的珍惜与感怀 。 圆悟一生,芒鞋竹杖,度岭穿云,遍历楚水吴山,云游大江南北,普设讲筵,广宣法音,春风化雨,桃李盈门 。 其著述《碧岩录》的出现,标志着禅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讲“公案”、逗“机锋”的《灯录》阶段,发展到注释“公案”、“机锋”的阶段 。 此前,西来佛法与本土文化相生出来的禅,被一些宗师与喜佛好禅的仕人们神秘化为可参而不可言的玄学,并立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禁忌 。
【石门,茶禅文化之源】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则并非故事的故事:某僧欲辞别其师,去他处学禅,师曰:其他禅林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 。 徒问何为一味禅,师即用棍棒猛击其头 。 徒顿悟,大叫“懂了懂了”,师笑曰“你说你说”,徒启唇欲言,不料又是乱棍直下 。 禅即如此说不得的玄乎,而圆悟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仅口若悬河的评说,还让徒儿们连篇累牍地记录下来,真可谓是伽蓝的改革家 。 圆悟圆寂后,其坐化出的舍利子犹未寒,那些泥古不化的卫道僧们便仿效秦始皇,将这本充满禅机、睿智与哲理思辨的“宗门第一书”付之一炬 。 圆悟的僧徒们自然不忍让先师的著述灰飞烟灭,遂将《碧岩录》连同“茶禅一味”的墨宝流布海外 。
推荐阅读
- 哈尼蒸茶闻起来很香,武夷茶文化
- “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
- 洛阳一日游攻略
- 巧泡茶可治百病
- 不戴手表泡茶——日本茶道,安徽茶文化
- 茶道与养生之道,浅谈中国茶文化
- 做菜放茶解腻提香
- 品越的茶思,兰香子
- 花茶茶艺,枸杞菊花茶
- 丹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丹阳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