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茶禅一味”之禅——禅非定相
如前所述 , 禅定视饮茶为摄心入定的助行 , 而宗门禅视饮茶一事 , 为悟道的契机与妙传心印的载体 , 称“茶禅一味” , 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显然的 , 即禅宗之别于他宗的特点 , 正在不立文字 , 教外别传 , 以心印心 , 见性成佛的特殊传道方法 , 其宗门之禅并非修定之“禅那” , 如六祖所言:“惟论见性 , 不论禅定解脱”(13) 。 曹溪以下 , 历代禅宗祖师破斥禅定谓非宗旨者 , 数不胜数 。 如南岳怀让“磨砖作镜”公案 , 即是一例.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即马祖也) , 在衡岳山常习坐禅 。 师知是法器 , 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 。 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 。 一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镜’ 。 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磨砖既不成镜 , 坐禅岂得成佛?’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 , 车若不行 , 打车即是 , 打牛即是?’一无对 。 师又曰:‘汝学坐禅 , 为学坐佛?若学坐禅 , 禅非坐卧 。 若学坐佛 , 佛非定相 。 于无住法 , 不应取舍 , 汝若坐佛 , 即是杀佛 , 若执坐相 , 非达其理”(14) 。 以此“禅非定相 , 坐禅非禅”之说为具体代表的中国禅宗 , 已远离了印度禅学中那无穷无尽的有关本体的讨论、缜密详实的因明论证 , 纯然出世的生活理念 , 以及苦行冥思的禅定方式 , 一变而为应对机智 , 游戏三昧“随缘放旷 , 任性逍遥”的中国禅宗 。 因为以曹溪六祖为源头的禅宗一开始便立“无念、无相、无住”宗旨 。 《六祖坛经》云: “我此法门 , 从上以来 , 顿渐皆立无念为宗 , 无相为体 , 无住为本 。 ”“何名无相?无相者 , 于相而离相 。 无念者 , 于念而不念 。 无住者 , 为人本性 , 念念不住 , 前念、今念、后念 , 念念相续 , 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 , 法身即离色身 。 念念时中 , 于一切法上无住 。 一念若住 , 念念即住 , 名为系缚;于一切上 , 念念不住 , 即无缚也 。 此是以无住为本.六祖大师在《坛经·禅定品》中 , 明晰地界定禅宗之禅定乃“外不著相为禅 , 内心不乱为定” , 由此以往 , 所有禅宗宗师并依此开演禅定之说 , 如《顿悟入道要门论》“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答:妄念不生为禅 。 坐见本性为定 。 本性者 , 是汝无生心 。 定者 , 对境无心 , 八风不能动 。 ”又六祖法嗣神会大师于《南宗定是非论》中亦云:“念不起为坐 , 见本性为禅” 。 而此处所指“本性” 。 乃中国禅宗的基本命题:本性者 , 佛性也 , 本心也 。 而“心量广大 , 犹如虚空 , …虚空能会日月星辰 , 大地山河 , 一切草木 , 恶人善人 , 恶法善法 , 天堂地狱 , 尽在空中 ,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 六祖又说“世人性本清净 , 万法在自性 , 思量一切恶事 , 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 , 便修于善行 。 知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 , 自性常清净、”这里明确地开示了本性是超越的——离一切相 , 性体清净;又是内在的——一切法不异于此 , 从当前的一切而悟入超越的 , 还要不异一切 , 圆悟一切无非性之妙用 。 这才能入能出 , 有体有用 , 事理如一 , 脚跟落地(15) 。 故无念 , 无住 , 无相的禅宗法门 , 首先强调的便是“惟论见性 , 不论禅定解脱” , “但贵子见正 , 不贵子行履”(16) 。 见地不正 , 即为因地不正 , “因地不正 , 果遭迂曲”(17) 。 故宗喀巴大师《三主要道颂》——以出离心 , 菩提心 , 甚深正知正见”为“佛法三根本” , 而又以“甚深正见”作为佛法殊胜不共究竟解脱的正因与正果(18) , 由此正显宗门“见正”之难能可贵 。 然而 , 禅宗毕竟是不取禅定 , 而又不离禅定的 。 基于“本性”的超越解脱 , 宗门在见地上强调“禅非坐卧 , 佛非定相” , 在修持上强调行住坐卧无不是禅 , 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19) , 但同时指出 , 这毕竟是禅定最习已久 , 处处打成一片 , 已经彻悟的禅者的状态 。 而古来顿悟即休的禅师 , 在彼未悟之前 , 都已修习禅定久矣 , 但观马祖、牛头融诸师公案 , 如四祖道信、南岳二师之所示者 , 皆于其久已熏习禅定深处 , 拔机一点 , 透出重围 , 既已悟去 , 故能得之而休去 。 休者 , 一切都息 , 非泛泛之辞也 。 后之学者 , 偶于光影门头 , 瞥尔一闪 , 如石火电光、稍纵即逝 。 或偶得片刻清净之念 , 便谓是无念之门 。 从此狂慧(经称乾慧 , 见《楞严》《楞伽》等经)勃发 , 不得定力灌溉 , 郎当颠狂 , 丑状毕陈 。 正如古德所谓:“孟八郎(狂妄之意)汉 , 又如此去也 。 须知古人言下顿悟者 , 皆积数十年修持之力 , 如永明寿禅师所言:‘灵丹九转 , 点铁成金 。 至理一言 , 转凡成圣 。 ’即或偶有上根利器 , 一日之禅定未修 , 言下顿悟者 , 亦其宿根深厚 , 多劫熏修 , 因缘时熟 , 立地顿超 , 安以泛泛视之 。 当人于己 , 是否为上根利器 , 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德行未圆 , 切勿自误 。 古德宗师 , 如长庆(慧)二十年中坐破七个薄团 , 方得一悟 。 雪峰(义存)三上投子、九到洞山 , 此外数十年胁不至席者 , 如麻似粟 。 岂可谓禅宗不注重于修定耶(20)!由此可知 , 禅宗虽然不单纯取于禅定 , 亦绝非离于禅定 。
推荐阅读
- 元耶律楚材 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 茶花对水分的要求
- 第五人格如何在大厅聊天和与好友聊天
- 创造与魔法中如何制作铁制品工具
- 减肥茶怎么喝才会瘦
- 茶膏的鉴别与品饮
- 秋天喝茶养生 乌龙茶的功效与禁忌
- 正山小种红茶的采摘
- 喝茶黑色时段 4个时间点不宜喝茶
- 多饮茶可减轻体内重金属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