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种茶是“濮人”先行( 二 )


4、除上述等县外 , 凡是古“濮人”居住过的县 , 现在有的是该地区的茶叶主产县 , 有的是大树茶的生长区 。 如古称“仆水”的元江县 , 是玉溪地区的主产茶县 , 解放前 , 元江、墨江与镇源三县所产之茶年产达到2400旧担 , 元江糯茶叶质柔软 , 叶大形圆 , 茶芽特别肥壮为它处所罕见 。
汉兴古郡句町县 , 系汉晋时期(公元前206年一公元420年)姓“母”的濮王“句町王国”所在地 , 现为文山州的广南县 , 是文山州的茶叶主产区 , 解放前已产茶500旧担(注4) , 汉建宁郡的谈稿县 , 现为曲靖地区的富源县 , 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就有濮人迁入居住 , 现在该县与贵州交界处的十八连山还有不少野生大树茶 。
晋(公元265—420年)永昌郡的永寿县 , 现为临沧地区的耿马县 , 两晋时期濮人迁入居住 , 现在该县海拨2000公尺的古林中也发现有野生茶 。
唐(公元618—907年)开南、银生 , 永昌、寻传等处皆有朴子蛮居住 , 这些地区就是现在的景东文井街、景东县城 , 保山和云龙以西等处 。 保山已如前述 。 景东茶叶在唐时已闻名于世 , 据唐樊绰《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 散收无采造法 ,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饮之 。 ” , 银生城即今景东县城 , 景东川河又叫银生河 , 银生是古产茶地区 , 但“银生城界诸山”的茶树不一定是蒙舍蛮所载 , 蒙舍蛮是唐时南诏王国(在今大理州巍山县)的统治民族 , 又名南诏蛮 , 南诏蒙氏在景东设立银生府 , 为南诏六节度之一、银生节度使所管辖的地区 , 包括现思茅专区的景东 , 景谷、普洱、镇源及西双版纳等地 , 蒙氏贵族只知饮用在这些地区“散收”来的贡茶 , 却不知茶叶的“采造法” 。 而对饮茶方法倒是很讲究的 , 现在勐海县布朗山的布朗族仍吃用没有椒姜桂等掺和的腌茶 , 与唐南诏蒙氏贵族的茶叶烹调法的确大有逊色 。 唐银生节度使辖属“银生城界诸山”最早所产的茶叶并不是蒙舍蛮所栽 , 而是朴子蛮—布朗族所栽植的 。
现在临沧地区的凤庆县 , 为当前云南省茶叶最多的一个县 , 元时蒲人大量迁入凤庆 , 到明初蒲人已成为凤庆的主要民族 , 蒲人阿悦贡被任命为顺宁(即凤庆)土官 , 据章太炎《西南属夷小记》说:“明清职贡 , 永昌顺宁皆贡濮竹 , 而顺宁专贡矮犬 , 与《王会》献短狗相契 。 ”凤庆的“蒲蛮” , 也就是古时的濮人 , 所以在明、清时期 , 献矮犬的习俗仍与商时的浪人同 。 凤庆现在不仅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主产区 , 也生长有野生大树茶 。 传说凤庆在清光绪末年由旗人琦麟任顺宁知府时才开始种茶 , 其实在清以前已有了茶叶 。 在光绪末年茶叶生产能在凤庆迅速发展 , 与善于种茶的“蒲蛮”早已迁居该地是有很大关系的 。
云南是祖国茶叶的原产地 , 但云南古时的茶叶究系什么民族所种植?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 要解答这个问题 , 须从云南古代各族发展的历史来探究 。 笔者手头资料不多 , 对云南茶区尚有不少地方未经亲自考察 , 因此 , “濮人是云南种茶的祖先”的说法 , 可能存在很大片面性 。 发表本文 , 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 , 百家争鸣 。 经过茶叶工作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 最后得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确切答案 。 文中不当之处 , 要求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
 【在云南种茶是“濮人”先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