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之路-精振通,红茶包( 三 )


茶的真味 , 可以归纳为生津、利咽、消食、解毒、健体这五个要点 。 古书有云:读书百遍 , 其意自现 。 习茶也是同样的道理 , 一个人饮茶经年 , 且所饮种类丰富 , 则即便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 只要茶一入口 , 即可品出该茶是否是好茶 , 究其原因 , 无非是长期饮茶者对于茶的感知已经深入其心 , 嗅其味可知其香 , 饮其汤可知其醇香爽滑与否 , 茶汤入喉生津 , 气舒神爽 , 皆可明鉴茶之优异也 。 至于入口青涩、干苦、锁喉、久而不化 , 则可知所得茶品非佳 。 倘若闻茶有异味、饮之有不适、视之有异色、霉变、污染等茶 , 则当弃而远之 。 是以茶人寻求茶的真味 , 一定要摈弃茶的价格、名气、名义产地等等因素所形成的成见 , 学会听从自己的本心 , 学会与茶对话 , 从茶的冲泡过程中用心体会茶的气息、汤色、清浊等等的轻微变化 , 结合茶的品饮 , 从自身的角度找出最适合某一个茶的冲泡方式 , 把茶的真味展现出来 。
探求真茶真器 , 修炼真功 , 体会真味的过程 , 其实也就是一个获得真知的过程 。 我们常听人说道 , 就用道可道 , 非常道这几个字 , 故弄玄虚 , 然而有几个人真正潜心修过道 , 问过道?有几个人通读了《老子》(道德经)?老子究竟是如何解说为人治国的道理的?道家又是如何追求真道的?释道儒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有哪些相同?那些不同?真知的获得 , 是需要在广泛的汲取古今中外的知识的基础上消化吸收 , 更通过辨证的方法存真去伪 , 是为真知 。
探求真知的过程中有所悟 , 并不断地辩证求真 , 所谓真悟 。
求真 , 也是一个慎言慎行的过程 。 人有五官 , 有潜意识 , 还有成见 。 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新事物的时候 , 视觉、听觉带来的第一感受很容易从表面上去判断一个事物 , 而人的潜意识和成见也往往会在认识之初对一个事情做出不那么正确的判断 。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 , 在试品一款新茶的时候 , 往往会因为某一种茶的品种、产地、历史、世俗状况以及自己对一个茶的喜好 , 片面的评价一款茶的表现 , 然而在某一个特别的时刻 , 把那些世俗心暂时忘记 , 不经意闲 , 你体会到了这款茶独有的风韵 , 不禁为自己当初的鲁莽而懊悔不已 。 由茶而人生 , 其道理是相通的 , 慎言慎行 , 就是要对一个事物做多方的考察 , 三思而行 , 以期得到一个更客观的评价 。
慎言慎行 , 却不是谨小慎微 , 更不能盲从 。 儒家传统讲究中庸 , 这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品德 , 但是凡事都讲中庸 , 明哲保身 , 则真理就无法从对谬误的辩论当中产生 。 辩论不独是西方的产物 , 春秋战国时代 , 就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的繁荣时代 , 后因儒家一家独大 , 并且统治中国人的思想数千年 , 辩思的优良种子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丰盛的果实 。 儒家给我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 这对于知识的传承是非常宝贵的 , 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若因尊师而盲从 , 则知识停滞不前矣 。 韩愈《师说》有云:师者 ,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对于真知的探求而引发的辩论 , 不等于不遵师 。 一个人的所思有限 , 通过辩论而探求真理 , 是对师道的发扬光大 。
通 , 就是一个通达的世界观 , 作为一个茶人要追求的至高的境界 。 由茶而心 , 由心而道 , 是一个从外而内的通达的过程 , 从动作的圆通 , 到心境的畅通 , 最后到悟性的明通 。
《说文》达也 。 《正韵》彻也 。 《易系辞》始作八卦 , 以通神明之德 。 《礼学记》知类通达 。 又亨也 , 顺也 。 《礼儒行》上通而不困 。 《注》谓仕则上达乎君 , 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 。 《易节卦》不出户庭 , 知通塞也 。 又畅也 。 《尔雅》四时和为通正 。 《注》通 , 平畅也 。 又总也 。 《礼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