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族三茶与佛教思想,云南勐海七子饼茶


云南白族三茶与佛教思想,云南勐海七子饼茶

文章插图

云南白族三茶与佛教思想茶道的兴起与佛教的兴盛几乎可以说是同步的, 佛教自汉朝传入我国以来便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茶的历史和文化隽永而深沉, 其中寄寓了人在道德、伦理、宗教、艺术等诸方面的人文理念 。 通过饮茶, 使我们轻松、宁静、平和、自在、喜悦, 从而清除凡尘之杂念, 使得身心安然 。 正所谓为饮涤尘烦 。 佛教亦是以涤净心灵之凡尘, 求得明心见性, 了脱生死为目的的宗教 。 所以, 单就此过程而言, 佛教与茶就有着某种契合 。
根据《茶经》的记载, 金代僧人把敬茶作为寺庙待客的礼仪 。 到了唐代, 随着禅宗的盛行, 佛教爱茶、敬茶的趋势越来越盛行 。 寺内茶道包括供养三宝和招待香客两个方面 。 晚唐高僧百丈淮海创立《百丈清规》后, 寺内茶道已趋于规范 。 在安静古雅的禅堂里, 茶是用来拜佛的, 茶是用来清心的, 茶是用来请客的 。 真的叫焚香引静步, 清茶宴 。
位于西南角的南诏大理国, 是崇尚佛教的天堂 。 南诏后期, 佛教被视为国教, 寺庙众多, 饮茶盛行 。 茶成为日常饮用、佛教崇拜和在寺庙招待朝圣者和游客的必备饮品 。 一时之间, 乡亲们争相效仿, 泡茶这种高雅的东西成为大理的流行时尚 。
时光荏苒, 世事瞬息万变, 茶饮料在大理逐渐发展完善, 以全新的方式呈现 。 三茶, 一种独特的茶道, 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 三茶中的第一道菜是苦茶 。 制作时, 先把水烧开, 制茶师会用文火烤一个小砂锅 。 锅加热后, 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 并不停地转动砂罐, 使茶叶受热均匀, 待罐内茶叶转黄, 茶香喷鼻, 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 。 少顷, 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 。 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 看上去色如琥珀, 闻起来焦香扑鼻, 喝下去滋味苦涩, 通常只有半杯, 一饮而尽 。 第二道茶, 称之为甜茶 。 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 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喝信阳毛尖的好处、煮茶, 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 这样沏成的茶, 香甜可口 。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 其煮茶方法相同, 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 少许炒米花, 若干粒花椒, 一撮核桃仁, 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 这杯茶, 喝起来甜、酸、苦、辣, 各味俱全, 回味无穷 。 .
【云南白族三茶与佛教思想,云南勐海七子饼茶】三茶的哲学, 即生活苦、甜、难忘, 已成为白族民间婚礼、节日和待客的茶道 。 三茶歌舞表演也成为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
纵观白三茶的传承发展, 佛教活动的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学也暗含着佛教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 。 工艺花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