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医药研究的发展进程

茶的利用 , 最早是直接食用茶鲜叶作药用的 , 后来慢慢有了对茶鲜叶的初步加工和贮藏 , 并从单一以茶作药治病 , 发展到了一系列含茶中药配方 , 创造了无数茶疗药方 。 服用方法也从直接食用茶鲜叶发展到煮饮 , 进而到包括煮饮、研末外敷、茶枕等多种应用方式 , 并创造了茶疗、茶膳等一系列茶医疗和保健形式 。
现代科技的介入 , 使人们对茶的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 许多重要药用功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体系中得到了验证 , 并进一步揭示了各种功效的作用机制 。 现在涉及茶或茶提取物的应用领域已扩展到了食品添加物、保健食品、动物饲料、日用化工、制药、化妆品、建材、纺织等领域 。 其中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 , 开发出了大量产品 。
这漫长的茶医学发展史 , 按其不同的技术水平可大致分为如下3个发展阶段 。
【茶医药研究的发展进程】(一)随机探索阶段此为第一发展阶段 。
在唐宋以前 , 古代人们的科技知识水平低下 , 探索植物对人体生理的作用一般是一个盲目的和随机的实践过程 。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慢慢体会到 , 茶具有解毒、清火、提神、消食等功效 。 虽然此阶段的探索是零星的和比较随机的 , 但毕竟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 。 这种探索逐步由偶然走向自觉 , 直到中医对茶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创造出大量含茶中医药方 , 从此便进入了茶医学自觉的和系统的研究阶段 。
此发展阶段的主要成果可归纳为:①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 , 并积累了大量以茶治病的经验 。 ②茶的利用方式从直接食用鲜叶发展到将鲜叶加工成干茶贮藏 , 以备后用 。 ③从吃茶治病发展到包括以治病、防病及保健为目的的经常性饮茶 。
(二)中医对茶的医药功能的系统研究此为第二发展阶段 。
从唐、宋时期起 , 到20世纪60~70年代 , 主要是中医对茶的医药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 此时期茶医学的发展过程基本上与中医的发展过程同步 。
此阶段 , 人们开始对茶的医药及保健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和全面的探索 , 对前人大量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 。 对茶医药价值的开发利用从单方应用为主发展到单方、复方并用 , 并以复方为主 , 在实践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含茶中药方剂 。 服用方法也由单一的煮饮法发展成包括煮饮、外敷、熏灸、茶枕等多种方式 , 最终导致了茶疗、茶膳等茶医药文化的形成 。 在理论上 , 总结出了一系列传世经典着作 , 其中以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清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着名 。
(三)现代科技对茶医学的研究此为第三发展阶段 。
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被现代科技界所关注并进行系统研究 , 还只是最近30~40年的事 。 1970年远东地区的一些科研人员最早对茶的医疗保健功能进行系统研究 , 他们以绿茶为材料的实验结果证实 , 茶的确具有保健作用 。 在中国 , 较早开展茶叶保健功能研究的是浙江医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 , 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的“茶色素口服液”、由茶叶提取物制成的“升白”片剂等 , 开创了我国用现代科学技术系统研究茶叶医药功能的先河 。
20世纪80年代以前 , 研究主要是对茶浸提液的疗效试验;20世纪80年代以后 , 较多地集中在对茶叶中茶多酚类、儿茶素、氟等成分的药理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其中对茶多酚类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 研究结果明确了茶多酚类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医学功能 , 以及它们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 。 茶多糖在糖尿病治疗上的作用、茶色素(包括茶黄素、茶红素、β-胡萝卜素等)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茶叶中的氟对龋齿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等功能也得到了证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