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适应全新理财市场

来源:经济日报
历经三年多的过渡期后 ,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已于今年正式落地实施 。 这意味着 , 投资者以前熟悉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 全面净值化产品将成为资管行业的主旋律 , 投资者也将迎来更多的选择和回报空间 。
打破刚性兑付、估值采用市值法 , 全面净值化的产品会带来哪些变化?对投资者有哪些影响?投资者又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理财市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

投资者如何适应全新理财市场

文章插图

【投资者如何适应全新理财市场】树立风险意识
资管新规于2018年4月正式发布 , 从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做了要求 , 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 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就在于打破“刚性兑付” , 过去银行理财产品承诺的类似于“保本保息”“零风险”等都成了过去式 。
作为国内资管行业转型发展的主体 , 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与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可谓息息相关 。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截至去年9月底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仅统计2018年10月1日之后发行的理财产品)达7125.71万 , 其中个人投资者达到7096.84万人 , 占比高达99.59% 。
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 ,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很多为预期收益型产品(保本型) , 其特点在于不管银行投资结果盈利与否 , 产品到期后都将按投资者购买产品时承诺的收益率支付收益给投资者 。 而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 , 净值型理财产品不再有固定收益率 , 投资者自己承担一部分风险 , 自负盈亏 。
这就意味着曾经习惯了银行保本型理财“稳稳的幸福”的投资者们 , 必须摒弃曾经保本保息的理财观念 , 尽快树立风险意识 , 才能适应新的市场、新的规则、新的产品 。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采访人员表示 , 对投资者来说 , 保本型理财产品不复存在 , 有助于其投资行为更好地适配真实风险偏好 。 过去资金池模式下 , 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获得相同预期收益 , 产品收益并未真实对应其实际风险承受能力 , 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实际上放弃了获得更高收益的可能;同时 , 池化运作并不能做到风险跨期切割 , 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 理财净值化运作后 , 产品收益映射资产端实际表现 , 投资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应自身投资诉求的产品 。
“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是大势所趋 , 投资者不能盲目追求收益 。 ”资管研究员袁吉伟对采访人员表示 , 未来投资者所面临的投资理财决策会更复杂 , 一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能回流到存款 , 其他投资者可能重新选择部分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 总之 , 投资者需要更好地了解理财产品特性 , 购买与自身风险偏好相符的产品 。
对于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在产品端的变化 , 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认为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的购买者来说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 因此风险较低的固收类产品预计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 同时“固收+”类产品因将部分资产投资于权益类产品以增厚产品收益 , 因此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 这类产品相对于纯固收产品将更受欢迎 。 另外 , 创新类产品也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 例如此前发布的REITs主题、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均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向公募基金对齐 , 其发行的产品种类也将不断丰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