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苹果在古代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很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苹果|苹果在古代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很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苹果|苹果在古代不叫“苹果”,古人取了个很唯美的名字,日本沿用至今

文章图片


咱们古人啊 , 可并不把苹果称为“苹果” 。 为了衬托它的价值 , 古人给它取了一个特别好听又唯美的名字 , 这名字一出 , 就被日本模仿了 , 并且直到今天 , 日本还在使用呢 。
那么古人到底给苹果取了什么好名字呢?
所以与其他外来水果不同 , 苹果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水果 。
早在两千万年前 , 我国新疆地区的天山山脉附近 , 就出现了“野生苹果树” 。

天山山脉独特的地理位置 , 造就了“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 一般的植物和果树在这种气候下或许很难生存 , 可是苹果树不一样 。
苹果树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 , 结出来的果子反而脆甜好吃 。 只不过当时的天山山脉附近 , 人口少 , 苹果树又多生长在山上 , 所以没人发现它 。
果子成熟却没有人采摘 , 这就给林中的一些鸟类提供了食物 。 饥饿的鸟儿看见林中有成熟的红果子 , 便飞上前去品尝 。
当它们吃到这种果子后 , 便知道了这种果子的美味 。 所以这一消息在鸟群中传开来 , 大批的鸟儿争先恐后地飞来品尝 。
所以古人便给这种果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林檎” , 意思就是这种果子一成熟后 , 就会引得林中大量的鸟儿前来吃它 。
王羲之在他的一篇著作中就有写到 , “林檎花红、花红果、沙果、频婆果、文林郎果、来禽” , 这里的“林檎”就是苹果 。

后来 , 人们也发现了这种果子的美味 , 于是开始种植 。
到了唐朝时期 , 日本作为大唐的附属国 , 与大唐互通使者 , 往来交流十分频繁 , 那时中国的文化和习俗 , 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许多唐朝的习俗和文化 , 也因此开始被日本所模仿和沿用 。
在一次日本使臣出使大唐时 , 当时的皇帝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 便拿出了营养价值丰富的苹果 。
日本使者吃了一口苹果后 , 被它的脆甜深深吸引 , 直呼“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 , 便急忙问道这种水果叫什么名字 。
当使者得知自己吃的水果叫“林檎”后 , 觉得这个水果不仅脆甜好吃 , 连名字都这么好听 , 当即请求皇帝给他一些苹果的种子带回了日本 。
在“林檎”传到日本后 , 日本就开始种植 , 直到今天 , 他们还将苹果称之为“林檎” 。

那么有人会问 , 既然“林檎”这个名字这么的好听 , 有诗意 , 为什么后来又叫了“苹果”这么普通的一个名字呢?
其实 , “苹果”这个叫法是从梵语“频婆”演化而来的 。 丝绸之路时期 , 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在贸易和文化上都有互通交流 , 所以“林檎”作为当时具有特色的水果也被传到了西方国家 。
西方的国家为了让这种外来水果 , 能够好地适应本土环境 , 便对它进行了改良 。
后来随着欧洲一些殖民国家的入侵 ,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 欧洲的殖民者将改良后的苹果种子带到了东南亚, 在当地进行种植 , 而东南亚这些国家便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频婆” 。
可是东南亚这些国家的气候多雨并潮湿闷热 , 不适宜苹果的生长 , 结出的果子是又酸又涩 。
后来有中国僧人去东南亚的国家拜访 , 见到“频婆”果和中国的“林檎”长相相似 , 便又将这种果子带回了国内 , 苹果一词便是从那时开始走向了中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