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疑症怎么治疗 如何面对自己多疑的心理( 二 )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 。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 。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
非我疗法、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暴露疗法等,都有一定效果 。
可以试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把病人置于严密监护下,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 。
同时请精神科医生讲解治疗原理,给病人以鼓励和奖品 。第二阶段再让病人逐步接触能诱发强迫的刺激,一方面阻止症状的出现,一面使刺激逐渐升级 。实践证明,经多种治疗无效的难治病人,大多数用此法能获得好的效果 。
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效果也较满意 。家属对病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病人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 。
造成猜疑的成原因有以下几种
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 。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 。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 。”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 。不过,“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 。
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 。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 。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