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饭|这些失传几十年的天津小吃,听说过的人也得六十岁往上了

炒饭|这些失传几十年的天津小吃,听说过的人也得六十岁往上了

文章图片

炒饭|这些失传几十年的天津小吃,听说过的人也得六十岁往上了

文章图片

炒饭|这些失传几十年的天津小吃,听说过的人也得六十岁往上了

文章图片

炒饭|这些失传几十年的天津小吃,听说过的人也得六十岁往上了

现在天津人吃煎饼夹果篦 , 过去有豆皮夹果篦 。 豆皮鲜嫩、果篦酥脆 , 味感醇香 , 营养价值也高 。 早年鼓楼北有一家豆腐房 , 一直用小驴磨黄豆 , 豆浆浓度高 , 挑的皮也较厚 , 熟豆浆特有的香气也浓 。 豆腐房门口是炸果子的油锅 , 果篦个儿大 , 火候到家 。 在这家豆腐房吃一套豆腐皮夹果篦 , 再来一碗浆子 , 吃了能管半天 。

灌饼
老天津人说灌饼 , 不是现在是灌饼 , 不一样 。 老天津的灌饼也叫暄饼 。 用白面夹牛肉馅烙成 , 厚度约四指 , 烙成后像个大锅饼 , 切块上秤论斤出售 。 昔时南市三不管有一个叫“二老万”的独家经营 。 灌饼的“灌”字 , 主要体现在饼内除了牛肉馅 , 还要灌入鸡蛋液 。
那么厚的馅饼 , 要两面烙熟实在不易 , 全靠二老万对火候的掌握 。 外皮要脆 , 饼里要暄 , 不能夹生 。 其实这种饼在宋代开封大相国寺即有制售者 , 称为“楼子饼” 。 后来一度有陕西小贩来天津卖肉饼 , 分层夹馅 , 不灌鸡蛋水 , 摊上挂牌名“悬饼” , 慢慢也消失了 。

香椿鱼
现在我们说天津人讲究吃“河海两鲜” , 其实不止两鲜 。 老天津人说“河海时鲜”:河海是指鱼虾蟹蚌;时鲜包括蔬菜鲜果 , 应时到节必吃 。 正月里吃惯了鸡鸭鱼肉 , 一进二月 , 要吃河口梭鱼 , 拌小菠菜 , 煎焖子 , 拌黄豆菜 。 等香椿一抽芽 , 就拌香椿芽吃 。
香椿叶大了 , 吃香椿炒鸡蛋 。 更大些时 , 吃“香椿鱼” 。 鸡蛋加入芡粉 , 略加水搅成蛋糊 , 香椿叶挂薄糊 , 入热油锅中炸得两面淡黄 。 蘸芝麻盐吃 。 如有花椒树的嫩叶代替香椿叶更佳 , 谓之“花椒鱼” 。

素丸子汤
天津的素丸子并非用面粉做剂儿 , 而是用粉房的下脚料绿豆粉渣 , 随季节加入蔬菜丝 , 放五香面儿 , 挤成丸子入油锅炸熟 。 卖素丸子汤的小贩 , 煮一大锅清汤 , 只有糖色和盐 , 放入素丸子、炸豆腐块 , 略煮一下即可 。 在新老三不管、谦德庄、鸟市等小市场都有卖这种“丸子汤”的 。 盛碗后淋麻酱汁或香油 , 放香菜、辣糊 , 可以热乎乎地就饽饽吃 。

水面筋
过去天津有一种水面筋 。 水面筋与炸面筋都是面筋 , 其分别在于用油炸还是用水煮 。 把和好的小麦面团用清水揉洗 , 用水挤压出面团里的淀粉 , 只留下面团的筋 。 过去小作坊有“踩面筋”一说 , 实际都是洗面留筋 。
水面筋无色无味 , 但因自身有很多气孔 , 加入香料后很“拢味” , 特别好吃 。 可放入锅巴菜热卤汁中论块卖 , 或赠送给主顾 。 卖火烧夹肉的老汤锅里也有水面筋 , 还有制成“素鸡腿”的 。

糖烧饼
发面墩儿也叫糖烧饼 , 上面有方方的红色印记 , 因而北京人又叫它“印面饽饽” 。 其实这是发面或说是混糖的戗面饼子 , 发面戗入较多的生面 , 把面剂稍一按 , 又圆又厚像烧饼一样 , 用大平铛先烙一下 , 两面略见焦黄 , 再放入铛下的炉膛周围烘烤 。 烙 , 为的是能成个儿;烤 , 为的是能熟透了 。 发面墩没有馅 , 含水量低 , 口感很好 , 像掉干面儿的老乌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