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情况下 , 植物的原始材料可能是非常非常之少的 。 比如 , 刚用某种育种方法得到了一个具有新的遗传性状的植株 , 如果是单株选育 , 可能得到的材料只有一株茶树;如果是基因工程 , 得到的可能只是一株试管苗 , 这时急需的是迅速扩大群体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 使其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品种 。 又如 , 一个新的品种刚育成 , 这时需要快速繁殖至一定的规模 , 以便于早日应用于生产实践 。 在这些情况下 , 微繁殖技术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
为便于分析 , 假设在极端情况下可用于繁殖的起始材料只是一个插穗 。 在这种情况下 , 用常规方法进行繁殖需要1~2年使其长成一株小茶树 , 再茶3左右的时培育成为母本茶树 。 这时从这株茶树大约可以得到60~70个扦穗用于扦插 。 经过又一年扦穗萌发成小苗 , 移栽后又需3~4年长成茶树以便进一步扦插 。 然后从这些茶树上 , 大约可以得到4000~5000个插穗用于又一轮的扦插 。 为得到4000~5000株苗 , 可能需要8~10年的时间 。
但如果采用微繁殖技术 , 1~2个月的时间就能形成一株无菌苗 , 再用1~2月的时间就能得到一瓶丛生苗 。 经过不断的继代培养 , 只需2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得到4000~5000株植株 。 因此使用微繁殖技术可以加速育种研究中珍稀材料的增殖过程 , 使改良品种可以提早6~7年投入生产 , 加速优良无性系的推广进程 。
任何一项技术的成本都取决于它能否实用 。 在通过情况下 , 可用于繁殖的茶树枝条几乎没有限制 , 而一株插穗繁殖的小苗的价格可能只有0.1元左右 , 因此采用微繁殖方法来繁殖茶要也许并不经济 。 但在类似上述的特殊情况下 , 由于可用于繁殖的起始材料太少而使繁殖一定规模种群的时间过长 , 采用微繁殖技术就可以节省下宝贵的数年时间 。 那么微繁殖所带来的成本升高可能只需1~2年的生产利润就可补偿 。
微繁殖是茶树生物技术中吸引了最多的注意力 。 起步最早 , 取得的成就也最大的一个方面 。 根椐我们已有的知识 , 对一优异的茶树无性系利用微繁殖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已经成为可能 。 虽然在茶叶生产中 , 由于成本较高 , 目前微繁殖技技术尚未成为茶树繁殖的主要方法 。 但这一技术具有的高增殖率和无性系快速克性隆能力仍使它对茶叶生产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意义 。
彻底改变茶树的繁殖与播种方式
扦插繁殖是茶树栽培史上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进步 , 它使得茶树的良种化成为现实 , 整齐一致的无性系茶园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生产的产量与品质 。 但扦插繁殖方法仍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 。 它不仅需要大片土地作为母本园和苗圃 , 而且在苗木的贮存与运输方面困难较多 , 尤其在苗木繁育地和种植地相距较远时 , 增加了茶苗工厂化生产和运输的困难 , 加大了茶苗的生产成本 。
人工种子技术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 , 它是建立在体细胞胚胎技术和微繁殖技术基础上的一项新技术 。 体细胞胚胎就是人工诱导出来的类似胚胎的结构体 。 在通常的种子胚形成过程中 , 卵细胞先由花粉受精 , 受精卵再通过心形胚、鱼雷形胚等一系列过程发育成为一颗成熟的种子 。 但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图中 , 却没有这样的受精过程 , 一个来自茎或叶等类似组织器官的体细胞能被直接诱导成胚一样的结构 。 然后它能和受精卵一样通过心形胚、鱼雷形胚等发育阶段形成一个成熟的胚 , 并最终成为一株完整的植株 , 使茶树能以比克隆羊高出成千上百倍的效率进行无性繁殖 。
人工种子就是将体细胞胚或微繁殖得到地试管苗用含各种营养成分和农药等化学成分的胶囊包裹起来 , 形成一种类似种子的结构 , 然后再用外皮将它包起来以防止机械损伤 , 用于包裹胚的胶囊就起了类似于天然种子中胚乳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有四大对策
- 闽商衷情昆明茶叶市场
- 应对低温和雪灾对茶叶生产影响的技术措施
- 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通“科技救灾专家热线”
- 潮州功夫茶文化,茶叶专卖店
- 对于连理财基本常识甚至概念都不懂的人来说,该如何理财?
- 陈昌茶园饮茶,自制荷叶茶
- 牙疼不如试试白山黄茶
- 远安黄茶蓄势待发
- 科目一怎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