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黄茶”你了解多少?


黄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且我国独有的茶类, 历史悠久, 因加工过程中的“闷黄”作用, 成茶汤色、叶底黄亮而得名, 其基本品质特征还包括甜香明显, 滋味醇爽回甘等 。 主要出产于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和广东等省, 因加工原料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 现代工艺的黄茶由绿茶加工发展而来, 基本工艺为杀青—闷黄—干燥, 不同黄茶闷黄条件不同 。
尽管我国黄茶产地多, 但由于其工艺复杂, 茶叶品质不稳定, 生产效率低, 统计显示, 2013全国黄茶总产量仅179吨, 仅为全国茶叶总产量的0.01%,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 蒙顶山是世界茶源, 蒙顶山黄芽是中国黄茶的代表, 雅安黄茶因原料不同分为黄芽茶(蒙顶山黄芽)、黄小茶、黄大茶 。
1.历史沿革
“黄芽”名称最早来源有借名之意, 道家烧丹以铅华为黄芽, 铅外黑内怀金华, 金华即黄芽, 乃铅之精英也 。 故茶之黄芽, 取义茶之精华也 。 而“黄芽”一词最早为茶名见于唐敬宗年间李肇《国史补》“寿州有霍山之黄芽, 蕲州有蕲门团黄” 。 但彼时“黄芽”是指茶树品种, 以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的团茶 。
关于饼茶制作, 陆羽《茶经》记载“若茶之至嫩者, 蒸罢热捣, 叶烂而芽笋存焉” 。 “蒸罢热捣”四字道出当时蒸青后的茶叶根本不降温干燥 。 “如同无意之中添加了在现代被称为“闷黄”的工序, 使茶、茶汤发黄” 。 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有关于宋代饼茶加工的记载也表明, 饼茶在蒸青后加水研磨, 随后干燥, 经历反复入火, 过水的湿热环境, 稍有不慎, 茶色发黑 。
再者从品饮方面来看, 陆羽《茶经五之煮》有品茶前, 将干茶“持以逼火, 屡其翻正”的记载, “在唐代的干燥技术与贮藏条件下, 饼茶含水量很高 。 饮用之前, 如没有烤茶的手续, 则很难将饼茶碾碎成末, 也很难保持茶的香味” 。 成都考古研究所根据宋代出土茶具认为宋代的茶叶主要是发酵茶 。
由此可知, 无论是茶叶蒸青后趁热捣碎, 还是加水研磨, 并反复焙火等, 均无疑促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 茶色发黄, 滋味醇化, 只是古人无现代生物化学意义上“黄茶”的概念, 多从外形上定名蒙山茶, 其中蒙顶石花是最早(825年左右)有确切记载的, 最富盛名的蒙山茶名品, 可视为如今蒙顶黄芽的肇始 。 且就蒙顶山而言, 黄茶发展早于绿茶 。
到了明清, 散茶逐渐流行, 炒青绿茶工艺日渐成熟, 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工及存放不当产生黄变对绿质的影响, 张源《茶录》提到炒制过程“久延则过熟, 速起却还生, 熟则犯黄, 生则著黑” 。 闻龙《茶笺》有“散所炒茶于筛上, 阖户而焙 。 上面不可覆盖, 以茶叶尚润, 一覆则气闷罨黄”, 又“松萝法”“须一人从旁扇之, 以祛热气, 否则色黄, 香味俱减” 。
随着人们不断认识与实践, 最终发现黄变的“绿茶”有独特的滋味, 加之绿茶长途运输进贡过程难免吸湿变质, 进而探索发展了“闷黄”工艺, 开始形成具现代意义的工艺黄茶, 并以其工艺制作“仙茶”入贡 。
【“雅安黄茶”你了解多少?】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真茶性冷, 唯雅州蒙山出者, 温而祛疾” 。 可知当时蒙山确有茶经轻微发酵 。 清代名山知县赵懿《蒙顶茶说》“每芽仅拣一叶, 先火而焙之 。 焙用新火燃猛火, 以纸裹叶熨釜中, 侯半焉, 出而揉之……所揉均摊于纸上, 绷于釜口烘令干, 又精拣其圆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 。 茶经焙, 稍粗则叶背焦黄, 稍嫩则黯黑……”, 中文工艺可见现代黄茶“闷黄”雏形, 一用纸包好后, 用竹叶包好放到釜中;二闷烘, 放到釜中, 绷紧釜口, 再烘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