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龙泉窑( 二 )


据笔者实地考查证实 , 当时这类淡青釉的烧制地点主要是在龙泉金村一带 。 明代陆容《菽园杂汜》曾载:“青瓷初出于刘田 , 去县六十里 。 次则有金村窑 , 与刘田相去五里余 。 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汕精细 , 模范端巧 , 俱不若刘田” , 刘田也叫“琉田” , 即今大窑 , 是龙泉窑的传统制瓷中心 。 但笔者认为是先有金村后有大窑的 , 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大窑到目前为上还尚未发现有烧制淡青釉瓷器的迹象 , 而淡青釉瓷片在金村则随处可见 。 从这一点来看 , 金村制瓷在当时是很辉煌的 , 金村地狭靠河 , 因此初期时运输十分方便 。 后来制瓷业规模扩大 , 金村狭窄的地势便不适应当时的发展 。 而地势开阔的刘田离金村仅五华里 , 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制瓷业的新中心 。
龙泉窑的突然兴起很可能和龙泉窑为宫廷烧造“贡品”有关 。 当时江南一带属于吴越国的钱氏王朝统治 , 钱氏王朝一直奉行与中原修好的策略 , 于是瓷器成了重要的“贡品” 。 有关专家在考古搜集时曾找到这样一件淡青釉罐 , 其外壁釉下写着“天福元年 , 重修窑炉 , 试烧官物 , 大吉” 。 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 , 天福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年号 , 吴越国是宗后晋的 , 据此推测 , 当时所烧的“官物”除了吴越国宫廷自用以外 , 很可能还向石敬瑭进贡 。
【北宋前期龙泉窑】当然 , 担任贡器烧造任务的主要是越窑 , 其贡器也称“秘色瓷” 。 秘色瓷起于晚唐 , 因为供奉之物 , 臣庶不得使用 , 故曰“秘色” 。 龙泉窑也烧过“秘色瓷” , 宋人庄绰《鸡肋编》记载:“处州龙泉县多佳树 , 地名豫章 , 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 , 谓之‘秘色’ , 钱氏所贡 , 盖取于此 。 宣和中 , 禁庭制样须索 , 益加工巧” 。 庄绰一生大约经历了北宋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和南宋高宗五代 , 曾在南北各地的郡县做官 , 足迹遍及京西、淮南、两浙、福建、江西、荆湖和广南 , 交游甚广 , 见闻颇丰 , 其记载应比较可信 。 从这一点来看 , “秘色瓷”的第二阶段是后来居上的龙泉窑青瓷产品 。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进贡的瓷器数量很大 , 《宋史》卷四百八十列传世家二(吴越钱氏)“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 , 俶进……越器五万事 , 金扣越器百五事” 。 又《宋会要》:“太平兴国三年四月二日朝 , 俶进……瓷器五万事 , 金扣瓷器百五事” 。 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 , 当时贡奉北宋太宗的秘色瓷器达十万多件 , 如此巨大数量的贡瓷应该不是在自愿条件下进行的 , 而这样庞大的生产量也是越州窑所无力承担的 。 另一方面 , 越窑因为各方面原因而逐渐衰落 , 导致南方的制瓷中心向龙泉窑转移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越窑先进的制瓷技术传入龙泉 , 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 , 龙泉窑产品的质量迅速提高 。 龙泉窑以担负“和平”的贡器使命 , 换来了它自身发展的契机 , 从北宋开始 , 龙泉窑逐渐取代越窑 , 一跃而为江南第一名窑 。
第二辉煌期——北宋后期到南宋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 北宋覆灭后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 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 , 其制瓷技术传入到南方 。 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 , 迅速走向成熟 , 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 。 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 , 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 。 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 , 釉色纯正 , 釉层加厚 , 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 , 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 , 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