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4日 , 是“世界献血者日” , 用以铭记和感谢所有自愿无偿献血的人 。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 , 宣传口号是“分享生命 , 捐献热血” , 着重凸显了献血者和用血者之间连起了无形的生命纽带 , 鼓励人们相互关爱 。 如今 , 无偿献血的好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 , 血液就像是承载着生命的涓涓细流 , 带着无尽的暖意在人与人之间流淌 。
为什么要无偿献血?
早在千年以前 , 人类就已发现了血液对生命存在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 经过数百年的摸索 , 输血技术发展日渐成熟 , 许多曾经令人束手无策的疾病也随之被攻克 。 通过输注血液和血液制品 , 每年有数百万人从死神的魔掌中逃离 , 一些特定疾病的患者通过定期接受血液和血液制品输注可以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 在面临分娩、重大创伤、复杂手术、某些新生儿疾病等情况时 , 输血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虽然世界各国都有许多科学家致力于人造血液、人工血液替代品的研发 , 但是血液迄今为止还未能被人类成功复制 , 在许多国家 , 血液供不应求 , 采供血机构面临的挑战是 , 既要提供充足的血液 , 又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
只有通过自愿无偿献血者定期献血 , 才能确保血液的足够供应 。 在有偿献血的前提下 , 经济利益很容易驱使不法分子形成产业链——血头一方面掌控卖血者 , 一方面与血站勾结 , 牟取利益;卖血者健康状况难以保障 , 并大量喝水甚至服药以求多出售血液;而血站将不合格的血液伪造成合格的 , 同时为了节约成本采取混用针头等违规方法进行操作 。 许多卖血者即使明知自己有传染病 , 但迫于贫困仍然不得不继续卖血 。 目前的检测手段并不足以查明血液中全部的问题 , 而采集到的血液在制备成临床使用的成分血、血液制品时 , 是将多人份的全血混合后再操作 , 如果在一批合格血液中混入了一份劣质血液 , 就会危害数十、数百位受血者的健康 。
在过去 , 人类曾为有偿献血付出了许多惨痛的代价 , 例如我国的“艾滋病村” , 无偿献血制度正是在人们意识到错误之后才逐步确立的 。 当献血者的动机只有道德而没有金钱 , 血液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障 。 如今 , 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各国到2020年实现所有血液供应均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 。 目前全球只有62个国家接近全国血液供应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的目标 , 而有约40个国家仍然依赖于互助献血 , 甚至是有偿献血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国家要满足最基本的临床用血需求 , 无偿献血率至少应该在1%以上 。 大众缺乏公共意识与责任感 , 科学知识不足 , 是造成献血率低的主要原因 , 因此无偿献血率可以看作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 。 现在中国大陆的献血率是0.9% , 欧美发达国家平均为3.6% , 而我们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 , 有着世界最高的献血率8% 。
献血有害健康吗?
当然不会 , 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卫生机构不会罔顾人们的生命权益 , 来推行一项有害健康的措施 。
世界各国对于献血的量和时间间隔的规定有所不同 , 每次献血的量为200至400毫升 , 两次献血之间的间隔为3至6个月 , 而成年人体内共有约4200至4800毫升的血液 , 对于正常人来说 , 献血的失血量是完全不会影响健康的 。
有些人献血后会头晕 , 这种现象在初次献血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生 , 被称为“献血反应” 。 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很多 , 包括精神紧张、对血压改变不适应、空腹献血、献血前未充分休息等 。 我国的一项研究对2013年参加无偿献血的27909人次进行了分析 , 其中385人次(1.38%)发生了献血反应 , 按年龄划分 , 18~25岁年龄段人群发生率最高 , 46岁以上年龄段最低 , 按性别划分 , 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 按采血地点区分 , 团体献血活动参加者发生率高于主动前往街头采血车的献血者 。 可见 , 对于积极主动、心态放松且有一定经验的献血者来说 , 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
推荐阅读
- 【吃饭时】放下手机 低着头喝茶,茶叶保存
- 世界各地各种奇怪的九种饮茶方式 早有学问!
- 手指浸水之后为什么会起皱?
- win10系统怎么查看已激活完整密钥【图文】
- 餐厅正对卫生间风水差 巧用几招化解尴尬
- 预防仓鼠湿尾的小妙招
- 含羞草是花还是草,实则一种开花的草本植物?
- 茉莉花的摘叶
- 小猫有口臭怎么处理
- 怎样科学繁殖紫鸭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