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鱼不成席” 。 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 。 这不仅因为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离不开“鲜”,而汉字的“鲜”字是由鱼和羊组合而成,更是因为“鱼”与“余”二字同音,便衍生出了“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等多种寓意,象征着富庶和繁荣 。
文章插图
在中国最为悠久、宏大的民族节日——春节中,尤其是大年三十晚吃年夜饭,老百姓更离不开鱼 。 因为除夕的鱼,在餐桌上是招财,餐桌外是镇邪 。
【【春节】年年有鱼:春节的鱼都怎么吃?】我国地域广阔,民族风俗各异,过年吃鱼文化和习俗也是五彩纷呈 。 然而,有几种鱼是大江南北都认同的 。 第一是鲤鱼,因为和“礼”字同音,寓意礼仪之邦,也表示礼物,中国人就认为要想来年殷实富裕就要在新年多吃鲤鱼 。 其次是鲫鱼,谐音“吉”字,所以如果吃鲫鱼的话第二年会带来吉利 。 第三是鲶鱼,因其音似“年余”一词,所以吃鲶鱼则意味着来年的盈余 。 第四是鳜鱼,寓意是“富贵有余” 。
每逢新春佳节,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带地方风味的鱼菜,不管是繁华的都城北京,还是海角天涯的海南,年夜饭上那一道鱼菜,就像一缕浓浓的乡情、乡味、乡思迎面袭来 。
东北年夜饭里的鱼
文章插图
东北人过年除了喜欢吃鲤鱼外,还喜欢吃大个头的白鲢、花鲢等 。 每到冬季,东北地区的各大水库、湖泊等就开始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冬季冰下捕鱼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林省查干湖的冬捕 。 在数九寒天的冰下撒下大网,一网就捕出十几万斤,那壮观的场面被世人称为“天下奇观”,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选定为“吉林八景”之一 。 在寒冷的冬天捕出的鱼很快就冰冻了,放在外面后埋在雪中,多少天也不坏 。 留到春节,十来斤的有机大鱼炖上一大锅,香气四溢,预示着新的一年火热美满、好运连连 。
在黑龙江,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年初一到亲友家拜年,主人要摆鱼宴热情待客: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香味酥脆的“炒鱼毛”和鲜美透明的“大马哈鱼子”,令客人赞不绝口 。 赫哲族人对鱼更有独特的做法和吃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 。 把鲟鱼、鲤鱼等鱼先放在火上烤,然后把肉片下来,放入葱、黄瓜等配料拌成凉菜,叫作“塔拉哈”;把鱼冷冻,将皮扒掉,把肉剥成片,蘸着韭菜花、醋、辣椒油兑的料吃,叫“冰雪刨花鱼片”;还有“杀生鱼”、“鱼条子”、“氽鱼丸子”等特色吃法,其味道鲜美、口感独特 。
江浙年夜饭吃鱼习俗
文章插图
年夜饭吃鱼习俗江浙人喜欢吃鱼,糖醋鱼、松鼠鱼、银鱼羹、软兜长鱼、天目湖鱼头、鱼圆、鱼饼、鱼片、鱼八鲜等,都是年夜饭上的美味佳肴 。
西湖醋鱼是杭州传统风味名菜 。 鱼的形态美观,肉质细嫩,色泽红亮,酸甜可口,有“赛蟹肉”之称 。 “楼外楼”传统菜肴制作技艺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西湖醋鱼不用油炸红烧,鲜嫩的口感正好适合解除过年食肉过多,不爱油腻的心情 。
清蒸鱼是上海人的最爱 。 把新鲜的鱼洗净后抹上盐和料酒,放在盘子里静置10分钟,切姜丝均匀铺在鱼身上 。 蒸锅放水烧开后放入鱼盘,大火猛蒸8分钟,关火取出鱼盘,把盘子里水倒掉,捡去姜丝,再多切些葱丝撒在鱼身上,淋上蒸鱼豉汁 。 最后炒锅里倒少许油烧热,浇在鱼身上即可 。 当油淋在鱼身上时,刺啦的声音很有节日气氛 。
推荐阅读
- 【春节】饮料有讲究,过年怎么“喝”?
- 【春节】过年熬夜,哪些食物适合当夜宵?
- 【春节】烟花爆竹的受害者:不止空气,还有你我?
- “选”大日子的神奇历法:今年春节为啥这么晚?
- 白牡丹茶的产地
-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
-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与茶质
- 热闹春节的背后,暗藏下水道危机?
- 桂花不开花是什么原因
- 一叶兰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