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资料


名人资料

文章插图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仉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英文:Confucius, Kung Tze。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 。由此足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 。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 。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 。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 。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 。于是孔子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的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母亲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有说法为《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