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要不要补?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 家长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营养问题, 因此, 辣妈们对微量元素的关注及其困惑也是极为常见 的 。 微量元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宝宝要不要额外补充?微量元素检查有必要吗?下面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

微量元素---人体生命活力的保障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 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 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 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 如钙、磷、镁、钠等, 称为宏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 如铁、锌、铜、碘、硒、锰等, 称为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要不要补?

文章插图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 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 均可减弱免疫机制, 降低抗病能力, 助长细菌感染, 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 。 所以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乎其微, 但是与宝宝的生长发育却息息相关 。 宝宝身体的营养吸收、免疫、遗传、内分泌、抗感染等系统, 都离不开适量的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的缺少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智力有明显的影响 。
微量元素“面面观”
锌:锌参与构成体内200多种含锌酶, 影响核酸、蛋白质、糖和骨钙的代谢, 起着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维持正常味觉等重要作用 。 锌可维持细胞膜的生物结构和功能;锌参与免疫功能;锌对维持脑下垂体、性腺、胰腺以及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有重要影响;锌是味觉素的结构成分, 对味觉和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 宝宝如果锌摄入不足会发生锌缺乏症, 出现生长停滞、厌食、创伤不愈合等症状, 缺锌还可引起口、眼、肛门或外阴部发红、丘疹、湿疹 。 严重的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发育, 导致智力低下 。
在大量出汗时很容易丢失锌, 腹泻会妨碍锌的吸收 。 发热、生长发育增快时锌的需要量会增加 。 而锌摄入过多也可引起中毒 。 锌过量会干扰其他营养素吸收和代谢, 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
国内的调查发现, 我国儿童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 1~6个月的小婴儿每天需要锌1、5毫克;7~12个月的婴儿为6~8毫克;1~3岁小儿为9毫克; 4~6岁的儿童每天需要锌10毫克, 7~12岁为10~15毫克 。 海产品如贝壳类、动物内脏、红色肉类都含有较高量的锌, 干果类、谷类及麦麸含锌量也较高;而菜蔬、水果中含量较低 。 因此最好选用含锌比较丰富的海产品或肉、内脏等食品 。 建议宝宝可食用麦芽、全麦食品、洋葱、牛肉、肝、海鲜、面筋、口蘑、干果等食物以补充锌 。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 婴幼儿处于快速生长期, 造血功能旺盛, 对铁需要较成人高, 缺铁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以6个月~2岁小儿最多见 。 缺铁时宝宝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疲乏、头晕、食欲不振、口炎、发育迟缓、免疫力减弱、易患恶性肿瘤等疾病 。 学龄儿童时期缺乏铁将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敏捷性 。 瘦肉、猪肝、蛋、鱼粉、绿色蔬菜、可可粉、黑木耳等辅食能够补充铁元素 。
钙:钙虽属于宏量元素, 但它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的问题 。 钙是人体骨骼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儿童的牙齿、骨骼发育起重要作用 。 缺钙容易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牙齿不齐、烦躁不安、骨软化症、佝偻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等 。 奶制品、干酪、芝麻酱、虾皮、大豆等含钙丰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