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会有人走私箭毒蛙?

有报道说 , 前不久我国浙江海关截获了活的红带箭毒蛙 , 我也看到了这则消息 。 这是由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萧山邮办的现场工作人员于8月11日在邮包中发现的 , 也是我国海关首次检出活体箭毒蛙 , 不少媒体都做了报道 。 不过 , 这里面还有一些事情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说明 。
据说这是一种超级有毒的蛙类 , 为什么会有人走私这种东西?它会引起什么危害呀?
红带箭毒蛙?
有报道称这次检出的是红带箭毒蛙 , 并且标注了生物学名“Drobates lehmanni” , 但该学名已经被废除 , 红带箭毒蛙现在的学名应该为“Oophaga lehmanni” 。 顾名思义 , 红带箭毒蛙是身上带有艳丽的红色条纹的袖珍家伙 , 体大概只有3厘米 , 由于体色艳丽 , 被喜爱两栖类动物的宠物爱好者视若珍品 。 其分布仅限于哥伦比亚海拔850-1200米的热带雨林地区 ,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等原因 , 其现在已经被孤立成了几个群体 , 总生存面积不超过10平方公里 , 已是极危物种 。
但是 , 报道中提到了共截获了4只箭毒蛙 , 体色为三绿一黄 , 这和红带箭毒蛙的红黑相间的色彩特征有出入 。 我进一步找到了这四只箭毒蛙的视频报道 , 虽然不能完全看清楚细节 , 但应该不是红带箭毒蛙 , 很可能是另一种箭毒蛙--迷彩箭毒蛙(Drobates auratus) 。 后者身上带有大块的黑斑 , 体色比较多变 。 虽然绿色是迷彩箭毒蛙的主流 , 但一些个体会出现从黄色到蓝色的体色 , 而且迷彩箭毒蛙是更为常见的箭毒蛙类 , 在宠物界也更流行 , 走私进来也应该就是用作饲养的宠物 。 但是 , 不管怎么说 , 这确实是箭毒蛙 , 而且确实有毒……

为啥会有人走私箭毒蛙?

文章插图

箭毒蛙早已名声在外 , 中、南美洲的土着用其皮肤上分泌的毒液涂抹吹箭的箭头 , 对猎物确实有见血封喉的奇效 , 它们也因此得名 。 而且一些箭毒蛙种类毒力强劲 , 以黄金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lis)为例 , 这种箭毒蛙体长大约4cm多一点 , 是箭毒蛙中毒力最强的 , 一只蛙身上的毒液能杀死大约100个成人 。 因此 , 尽管箭毒蛙的体型只有1.5-6 厘米 , 也没人敢小觑它们 。 至于箭毒蛙那招牌式的亮丽色彩 , 当然是为了警告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们--“我有毒 , 你们都远点!”

正是这些“剧毒的美丽” , 让另类宠物玩家们们欲罢不能 。 不过 , 在大约170种箭毒蛙中 , 具有靓丽色彩的只占了大约1/3 , 而具有如黄金箭毒蛙般恐怖毒力的 , 只占了少数 。
【为啥会有人走私箭毒蛙?】从毒理上来讲 , 箭毒蛙毒为神经性毒素 , 能够干扰神经的正常功能 , 引起死亡 。 不过 , 其要以血液作为媒介 , 皮肤的直接接触虽然能够引起皮疹等症状 , 但一般不会致命 。 并且箭毒蛙的毒力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是可以消失的 , 究其原因 , 很可能是它的毒素并非自身产生 , 而是从食物中提取获得的 。 因此 , 一旦改变其天然食谱 , 毒力便会消失 ,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 经过人工繁育的箭毒蛙对人是安全的 。
走私另类宠物 , 不智
箭毒蛙不仅名声大 , 行为也有几分有趣 , 如其交配后 , 雌性产卵后就离去了 , 负责看娃的却是雄性 , 等蝌蚪孵化后 , 箭毒蛙爸爸还要负责把娃们一条条背出去 , 放置在独立的水洼中 , 堪称“最勤快爸爸”--因为这些娃不仅是肉食性的 , 而且攻击性很强 , 常常自相残杀 , 可不能养到一起去……以上种种 , 使世界各地的另类宠物爱好者们对其都颇为倾心 。 市场也在迎合这些人群 , 目前 , 除去野外捕捉的 , 在欧美、东南亚等地有专门繁育箭毒蛙的养殖场 , 其中以黄带箭毒蛙、染色箭毒蛙和迷彩箭毒蛙最为常见 。 这几种蛙体型较大 , 适应性也较强 , 国外有一半以上的箭毒蛙迷饲养的都是这几种 。 一般来讲 , 饲养繁育的价格更高一些 , 但适应能力往往更强 , 而从南美野外捕捉的价格相对便宜 , 但难饲养 。 现在 , 不时有人通过港台渠道获得野外捕捉或繁育的箭毒蛙活体 , 通过走私方式发往内地宠物市场 , 此次截获的应该就属这种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