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 , 某卫视推出了一档节目 , 让受访者戴着测谎器回答主持人的各种尖锐问题 , 一度曾引发了许多争议 。 那么 , 测谎器到底能不能鉴别出谎话来呢?
做贼心虚?
这首先要从测谎器的历史说起 。
说谎 , 是人类的种族天赋之一 , 无需系统教育即可学会 , 恐怕也是人类最常用的技能之一:几乎不经大脑思考 , 假话就能够脱口而出 。 而那些长期习惯于说谎的人 , 表现就更加自然 , 完全可以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的地步 。
因此 , 想要判断一个人是否说了假话 , 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
约翰.奥古斯都.拉森(John Augustus Larson) , 生于1892年 , 他先是获得了指纹鉴别专业的硕士学位 , 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生理学博士学位 , 然后在伯克利警局做了一名警察 。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工作的经验 , 让他致力于解决“如何识别谎言”的难题 。 1921年 , 当他发明了测谎器时 , 整个美国都为之轰动 。
而这项发明的原理 , 就是最古老的“做贼心虚”理论 。 也就是说 , 拉森认为 , 当一个人在说谎时 , 心理上的紧张感、焦虑感或负疚感 , 就会导致一系列微小的生理变化;只要测量到了这种变化 , 即可认定此人正在说谎 。
而这些生理变化会产生多种表现 , 如皮肤导电率上升(因为流汗增加)、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匀等等;能检测到的异常表现越多 , 则结果越可信 。 因此 , 他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多参数记录仪”(Polygraph) , 只不过后来都习惯将其称为“测谎器”了 。
如何操作?
既然是检测“异常”的表现 , 当然就得先知道什么是“正常”的表现 。 因此 , 测谎器的使用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首先 , 测试的主持人会详细的给被测试者介绍测谎器的原理 , 当然 , 语气都是相当笃定的 , 让被测试者对于测谎器有一种隐约的敬畏感 。
为了让这种介绍更加可信 , 主持人还会让被测试者试着撒一个无害的小谎 , 比如说让其在4张扑克牌中默默选定一张 , 然后主持人将4张牌一一展示 , 并问“是这张吗?”被测试者都回答“不是” 。 主持人看看仪器 , 随口就能说出被测试者选定的是那一张 。
然后 , 测试正式开始 。 主持人会先问一些无关紧要、肯定能获得真实答案的问题作为铺垫 , 记录下被测试者此刻各项生理指标 , 作为“正常”表现的参考数值 。 这类问题被称为“对照组问题”(CQ) , 诸如“你叫做XXX吗?”“你出生在某地吗?”“你登上过珠峰吗?”等等 。
有时候 , CQ问题也会故意问一些普通人都可能撒谎的尴尬问题 , 如“你从来没有偷过别人的东西吗?”“你曾经看过色情视频吗?” , 以此来确定CQ值的准确范围 。
接着 , 就是测试的关键部分了 。 主持人会问一些与案情相关、非作案人不知道的敏感问题(RQ) , 但不一定是需要用“是”、“不是”来回答的 , 比如“你有对着受害人开枪吗?”“受害人是被勒死的吗?”、“你知道那个黑色的包扔到哪里去了吗?”、“作案的是两个人吗?”、“当时财务室里的灯是开着的吗?”等等 。
如果被测试人在回答RQ时撒了谎 , 按照拉森的理论 , 测得的各项生理指标就会与回答CQ时有明显的差异 。 差距越大 , 则说明被测试者越可能是在说谎 。
真的有效?
那么 , 测谎器 , 或者说拉森的理论 , 是不是真的有效呢?
答案是:很难说 。
首先 , 因为说谎是个非常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 , 牵扯到人类的思维、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 , 而又是发生在转瞬之间 , 所以现代医学的主流观点并未承认拉森的理论 , 也并无有力、可信的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 实际上 ,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认为 , 测谎器是“不可信、不科学、充满偏见的” 。
推荐阅读
- 人类能跑赢猎豹吗?
- 如何使用文本框的链接功能
- 转载 2016凯里市村卫生计生室招聘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之心脏泵血功能
- 美图秀秀九宫格切图功能怎么用
- 法医能给活人治病吗?
- 白牡丹存久了会变黑?是真的吗?
- 怎么才能学好医学呢?
- “单独二胎”政策出台,想生就能生?
- 心脏工作,独裁与自治?
- 我们能一天减11公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