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毒蛾】 形态特征:雌蛾体长约18毫米 , 翅展约30~40毫米;雄蛾体略小 , 体翅暗褐色至板栗黑色 , 前翅基部色深 , 外横线细黑弯曲 , 内烟有一较大远圆形的黄白色斑 , 翅尖有3条短黑斜纹 , 靠近中横线隐现有2条相互靠近的细黑曲线 。 后翅色稍浅 , 无线纹 。 腹部纵列有3~4个黑色毛丛 。 卵黄白色 。 近球形 , 顶部凹陷、成块状 。 成熟的幼虫体长23~36毫米 , 黑褐色 , 较细长多毛 , 腹部第一至第四节背面各有一对荤褐色毛束 , 第五节有一对白色较短的毛束 , 第八节背面有一对灰色毛束 , 向后斜伸 。 背中及体卿有红色纵线 。 蛹外有丝茧 , 棕褐色 。
茶毒蛾的发生规律:多数茶区一年发生4代 , 以卵块附在茶树中下部老叶背面越冬 。 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第一代在3月下旬~4月上旬 , 第二代在6月上旬~6月下旬 , 第三代在7月中旬~8月中旬 , 第四代在8月下旬~10月上旬初孵出的幼虫群集性强 , 2龄后逐渐分散为害 。
防治方法:
1、发生严重的茶园每年11月至翌年4月 , 人工摘除卵块 , 逐园逐丛检查 , 发现叶背有黄色绒毛状的卵块 , 将其叶片摘除 , 在幼虫孵化前集中堆放在一个小盆中 , 小盆外再放一个大盆 , 大盆内放一些水并加入农药 , 放在茶园胎近 , 待茶毛虫及茶毒蛾孵化后爬出来 , 掉在药水中 , 即可将其杀死 , 而寄生蜂羽化后可飞回茶园消灭此类害虫 。
2、人工摘除各代初孵化出的幼虫 , 集中杀死 , 同时利用幼虫的假死性 , 将其震落捕杀 。
3、于成虫羽化初期在夜晚7~11时点灯诱杀即用100瓦电灯泡或汽油灯高悬于茶丛上 , 下面放一大盆水 , 滴入少量煤油 , 使成虫扑灯掉水而死 。
4、结合拼作深埋结茧虫蛹 。
5、生物农药防治 , 用天力II号(0.12%的灭虫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 , 或每667平方米用白僵茵(每毫升含0.1亿~2亿个孢子)l千克兑水l00千克 , 或每667平方米用BT100亿孢子/克的菌粉50克兑水稀释2000倍喷洒 。
6、化学防治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 用90%的敌百虫、35%的赛丹、25%的亚胺硫磷、50%的马拉硫磷、二溴磷、50%的杀螟松、50%的辛硫磷、80%的敌敌畏等l000~2000倍稀释液、2.5%的鱼藤精300倍稀释液、lO%的二氯苯醚菊酯、天皇星4000倍稀释液、20%的杀灭菊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