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茶道

    宜兴茶史
【宜兴茶道】  宜兴 , 濒临太湖 , 层峦叠嶂 , 风光绮丽 , 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 , 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 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 , 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 , 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 。 泡出来的茶汤清色浓 , 味香而甜 , 堪称茶中佳品 。
宜兴产茶历史久远 , 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 。 早在三国孙吴时代 , 就名弛江南 , 当时称为“国山茶” 。 “国山” , 即今之离墨山 。 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 , 芳香冠他种” 。 到了唐代 , 被称为“茶圣”的陆羽 , 为了研究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 , 曾在阳羡(今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 , 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 陆羽在他的《茶经、一之源》中记及:“阳崖阴林 , 紫者上 , 绿者次 , 笋者上 , 芽者次” 。 陆羽在品尝同僧进献的佳苟后 , 认为“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 , 推为上品” , “可供上方” 。 由于陆羽的推荐 , “阳羡茶”因此名扬全国 , 声噪一时 。 从此 , “阳羡茶”被选人贡茶之列 , 故有“阳羡贡茶”之称 。
大致在唐代肃宗年间 , 常州剌史李栖筠开始 , 每当茶汛季节 , 常州、湖州两地太守集会宜兴茶区 , 并且唐皇特派茶吏、专使、太监到宜兴设立“贡茶院”、“茶舍” , 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贡茶的任务 。 采下来的嫩茶 , 经焙炒好后 , 立即分批通过驿道 , 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 , 赶上朝迁的“清蝗宴” 。 当时称此种茶为“急程茶” , 一刻也不能延误 。
诚可知 , 江苏宜兴距京城(今北京)有数千里之遥 , 不知累坏了多少驿役?累死了多少骏马?……正如唐代诗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诗曰:
“凌烟触露不停采 , 官家赤印连贴催 , ……驿路鞭声砉流电 , 半夜驱夫谁复见;十里皇程路四千 , 到时须及清明宴” 。
“阳羡贡茶” , 产于宜兴的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 。 “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 明代周高起 , 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 , 叶茎淡白而厚 , 制成梗极少 , 入汤色柔白如玉露 , 味甘 , 芳香藏味中 , 空深永 , 啜之愈出 , 致在有无之外” 。
至于“阳羡茶”的始源 , 据《宜兴县志》载 , 饮茶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叫潘三的农民 , 后来被尊之为宜兴的“土地神” 。 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重修义兴茶舍记”:有一位和尚把阳羡山中产的野茶送给当时的常州太守李栖筠 , 经他请陆羽鉴定后 , 建议当作佳物进贡给唐代宗皇帝 , 时间是大历年间(766年左右) 。 仅次于陆羽的第二位“茶圣” 。 诗人卢仝 , 写下了“天子爱喝阳羡茶 , 百昌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 , 明末清初刘继庄的《广阳杂记》记有“天下茶品 , 阳羡为最” 。 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评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药味 , 龙井茶有豆味 , 而阳羡茶有‘金不味’ , 够得上茶中上品” 。 东邻日本十分慕名“阳羡茶” 。
宜兴茶艺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 , 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 , 讲究水的温度 。
2、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 , 类似小碟) 。 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 , 以供其观看茶形 , 闻取茶香 。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 , 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