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壶煎茶说:日本铁壶由唐朝的铁壶饮茶演变而来

【铁壶煎茶说:日本铁壶由唐朝的铁壶饮茶演变而来】今天说起铁壶,自然是日本铁壶称雄世界,但其实这是由中国唐朝的铁壶饮茶方式演变而来的 。
为什么大唐茶事非要用到铁壶呢?这又得先说说大唐人的饮茶方式 。 唐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在饮茶方式上有煎茶、庵茶、煮茶等,特别是煎茶 。
唐中叶盛行煎茶 。 唐代的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的用茶是饼茶 。 饼茶经过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 。 先将茶饼复烘干燥,谓之“炙茶” 。 等茶叶冷后,再取出打碎,展成粉末状,再箩的细筛,筛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
唐代饮茶除煎茶法外,还有庵茶 。 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烤干、春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的,称庵茶 。 在唐代庵茶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宫廷中也用此法饮茶 。 唐佚名的《宫茶图》就描绘了宫廷中用庵茶法冲饮的画面 。
唐代另一饮茶法是唐以前盛行的煮茶法 。 即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与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汤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者煮去茶沫 。 这种方法在唐代已经过时,陆羽认为这种方法煮出的茶“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就如同倒在沟里的废水一样不堪饮用,而世人一向习惯就是这样 。 现代民间喜爱的打油茶、擂茶等则为原始煮茶遗风日本人对唐朝茶事很是崇敬 。 大家都读过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吧,我就举这个例子 。
说,岛村即将离开温泉,心不在焉地聆听着铁壶中柔和的水沸声,水沸声有二重音,听起来一近一远,而比远处水沸声还稍远些的地方,仿佛不断响起微弱的小铃声 。
这段文字表达人心的寂静感,用铁壶烹茶是再妙不过了 。
在日本茶道里,茶圣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字宗旨,寂寞、静寂于是成为日本茶人清赏的美学 。 日本茶道以茶为引实非为茶,而是一种宗教态度,也就是禅,禅茶一味正源于此 。
在寺院禅之外,禅的另一种参悟方式为在家禅,也就是生活禅 。 北宋苏轼有一首著名的茶诗《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 ”这首诗应当特别能够打动日本禅茶家的内心 。
维摩诘大士在家参禅的滥觞,很容易让人第一个想到中国唐代的王维,确实不错,王维名维字摩诘,据史料记载,王维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焚香独坐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
王唯使用的唐代茶铛,就是茶釜,近些年各地不断出土唐代茶釜,其形制与日本大为不同,基本是阔口圆腹的锅,但仔细追溯工艺,唐代茶釜也许就是日本铁壶的前身 。
唐代文人喝茶用煎茶的方式烹煮,仪式特别繁复 。 茶需要磨成粉,然后是煮,煮需要风炉、浮炭,还要用铁釜 。 唐代茶釜制作工艺精细考究,据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说,煎茶的铁釜,是用生铁锻造的工艺,唐朝匠人也称为“急铁”,是用废坏的铁质农耕用具或刀具作材料,相当于废物利用 。 锻铸的时候,要制模,釜内的模用细的泥土,而釜外的模要用粗的沙土 。 这样釜的内面光滑细腻,容易抹洗,而表面粗糙沙涩,以便于充分吸收火焰的热量 。 当然,今天我们收藏日本铁壶,陆羽的这段描述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鉴别方法,用这个办法很容易从假冒日本铁壶中区分出当下中国粗制滥造的铁壶 。
中国唐宋士人的传统茶道,到明代遭到彻底革新 。 出身寒微的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律取消了烹茶方式,改为冲泡茶,中国自唐末起瓷器大兴,因此铁制茶釜渐渐断了脉络,这一个细分文化数百年后却在东瀛得以传承 。 在日本作家村上洋一的《南部铁器》一书中,刊载了不少日本铁壶作坊的制作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陆羽所描述的唐代制釜工艺的痕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