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石瓢的由来 你知道吗

石瓢壶 , 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 , 后经多人改良 , 细分为子冶石瓢 , 景舟石瓢 , 红华石瓢 , 汉棠石瓢等 。 但最终万海归宗 , 同出一源 , 此款应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 。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 , “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 , 一种有柄 , 有流的小烹器” 。 “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 , 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 , 砖炉石铫行相随” 。
瓢壶 , 最早在南宋时期是作酒壶使用 。 看中瓢壶具有的葫芦形状特色 , 紫砂艺人巧妙将瓢壶的工艺与紫砂壶制造工艺结合起来 , 形成如今紫砂收藏界的经典之作“紫砂石瓢壶” 。 不过关于紫砂石瓢壶名字的由来至今在业界都没有得到准确的定论 , 紫砂藏家或专家各有说法 。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 镇里的村民早出晚归 , 耕田做农活 , 闲暇时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 。 就这样 , 他们过着无忧无虑而又简单平凡的生活 。 有一天 , 一个奇怪的僧人出现在他们的镇上 。 他边走边大声叫唤:“富有的皇家土 , 富有的皇家土” , 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僧人 。
僧人发现了村民眼中的疑惑 , 便又说“不是皇家 , 就不能富有吗?” , 人们就更加疑惑了 , 直直地看着他走来走去 。 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门 , 快步走了起来 , 就好像周围没有人一样 。 有一些有见识的长者 , 觉得他奇怪就跟着一起走 , 走着走着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 。 突然间 , 僧人消失了 。 长者四处寻找 , 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 , 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 。 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 , 敲打铸烧 , 神奇般的烧出了和以前不同颜色的陶器 。 一传十 , 十传百 。 就这样 , 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 。
 
紫砂石瓢壶名字的由来
在当今整个紫砂收藏市场 , 但凡以“石瓢”命名的紫砂壶 , 大都是古今紫砂名家的经典之作 。 如: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弧曲的“曼生石瓢” , 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 , 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瓢” , 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合作 , 极具现代审美的“景舟石瓢”等等 。 这些紫砂名家的“石瓢”多为型态雅致 , 舒展挺拔 , 端庄稳重 , 刚中有劲 , 敦实调和 。 虽然面貌各有差别 , 但其身梯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 , 也是当今紫砂壶艺家给砂壶命为“石瓢”的主要依据 。 那么 , 当年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制作的这种紫砂茗壶 , 是否就以“石瓢”命其名的呢?
据了解 , 在有关“曼生壶”的史料中尚未发现有“石瓢”的记载 , 倒是在一具既符合上诉“三要素”又在壶腹镌有铭文的紫砂壶上发现了曼生为此壶的命名 。 该铭文七行十四字:“不肥而坚 , 是此永年 。 曼生作瓢壶铭 。 ”换句话说 , 就是这种砂壶最初的称谓是“瓢壶”而非“石瓢壶” 。
 
陈曼生与石瓢壶名字的渊源
业内人士认为:在各式“曼生壶”中多有以葫芦为原形的铭壶 , 如:葫芦壶、匏瓜等 。 葫芦是一种一年声草本植物 , 其果实有呈“8”字形 , 有呈梨形 , 民间将果实之干壳或纵向剖开两半或横向截去部分 , 便成了盛器 , 亦即瓢 。 陈曼生可能就是依据后者葫芦瓢的原形设计壶形而将此壶命为“瓢壶”的 。 当然 , 为使用方便实用 , 成型的瓢壶与原形相比 , 在形态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 如为方便提盖子 , 便于清理茶渣 , 壶盖为压盖 , 壶口为阔口;为使用摆置稳当 , 壶身上小下大更加夸张 , 使重心下垂 。 不知这样的推想是否有点道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