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古城的海州古城的核心——中大街

在连云港的历史发展变迁中,有着这样四条老街:海州中大街、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南城六朝一条街 。
这些老街,恰似城市的靠椅,让人们得以休憩,得以享受片刻悠闲的时光,并在这时光中难得地回望过去,用新时代的头脑,呼吸历史积累下来的优雅空气 。
【海州古城的海州古城的核心——中大街】岁月像一块磨刀石,打磨出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光彩 。
今年年初,四条老街都在谋划新生 。新浦区民主路改造、连云区连云老街改造都已经列入2013年城建重点项目,并列出了时间表 。海州古城复兴一直在进行,南城六朝一条街随着新海新区的建设也在焕发新生 。
本报开设“行走老街区 留住城市记忆”专栏,邀你一起行走老街 。今天我们行走海州中大街,让我们在这条老街发现城市的记忆,和这座城市对老街的关切以及老街的现实变化 。
倘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海州古城的街巷里缓缓行走,会有一种时光穿梭的错觉 。在这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城中,每一处地方,无不烙着历史的痕迹 。海州古城是连云港的前身,中西部铁路交通大动脉“陇海线”中的“海”即来源于此 。在海州古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遍布城内的街道也独具特色 。踏上青石铺就的古城中轴线———中大街,街旁灰墙灰瓦的院墙,无一不透着沧桑,散发出浓郁的朐风海韵 。老街巷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录着城市的骄傲与遗憾,也珍藏着人们的回忆与梦想 。每一个关于城市的故事都离不开老街老巷,它们曾经是城市的血脉,与城市的人们骨肉相连,在见证时代风雨的同时,也感受着岁月沧桑 。
海州,秦汉时期称朐县,建城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置海州 。自秦汉以来,海州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古海州城内形成以中大街为中心的格局,东西主轴为东大街(东门至钟鼓楼)、中大街(钟鼓楼至十字街)、西大街(十字街以西段);南北主轴为南大街(十字街至西市桥)、北大街(西市桥至北门) 。
东起钟鼓楼,西至十字街,全长375米的中大街,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曾盛极一时,也是大港梦的发端之地 。如今连云港以亿吨大港雄姿立于海州湾畔,海州名人沈云沛功不可没 。沈云沛出生于1854年,卒于1919年,地地道道的海州人,清光绪二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农工商部右参议转左参议、邮传部右侍郎、邮传部尚书、津浦铁路会办大臣、吏部右侍郎等职,时为苏北著名的在京大官 。
1916年,陇海铁路通至徐州以东,对于这条铁路的出海口问题,沈云沛与当时另一个实业巨子张謇发生过严重分歧 。沈云沛主张陇海铁路修到海州,张謇则主张把铁路修到南通 。
在沈云沛的力争下,陇海铁路东段修到了海州洪门,成为海州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从此,海州再也不是海边小城,而是中国铁路交通线上的一个新起点 。民国24年,连云港建港,当时荷兰承包商的建港办事处曾由南京搬至谢家洋房办公 。
大港梦在海州古城发端,成就了今天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四大战略机遇在港城的叠加 。中大街一街八巷,那些巷名海州人个个耳熟能详:二营巷、塘巷、关庙巷、孔巷、隍庙巷、儒学巷、王巷、蒋巷 。周边的沿街店铺、寺庙等也都集聚于此:海州文庙、生庆公、天成药店……这里是文脉、财脉、人脉的集聚之地 。
说到文脉,不得不提海州文庙 。海州文庙也称孔庙、先师庙,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当时作为专门祭祀孔子的庙堂 。宋朝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9年)的海州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学宫之一 。经过历代的增修扩建,到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形成了文庙最盛时的布局:庙址南至城基,北至现在的新建路,东至隍庙巷,西至儒学巷 。当时的文庙,东有城隍庙,西有大慈禅寺,是古海州城中心儒释道三家祭祀场所建筑群中气势最为雄伟、面积最大的一组建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