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 【琵琶行并序/琵琶引原文、作者】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 。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 。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
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了 。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 。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 。“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 。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 。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 。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 。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1江湖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
推荐阅读
- 诸葛秀芳:万树春春茶香
- 幽灵行者怎么跳 幽灵行者跳攻略
- 接入央行征信的花呗要关吗
- 塔防手游排行榜有哪些
- 五行取名字
- 广州旅游出行注意事项 广州旅游出行有什么注意事项
- 如何在长途飞行中保持舒适 怎么在长途飞行中保持舒适
- 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 证明线线平行的步骤
- 建行抵押贷款还清后多久能拿回房产证
- 手机游戏拆包教程 手机游戏如何进行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