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互联网渠道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动辄拥有千万用户的百万医疗险(健康险的一种)挽回了些许颓势,保险业又“缓上了一口气” 。
2021年,不少险企的保费收入又出现“高开低走”甚至告负的情况 。据平安证券测算,截至2021年4月,主要上市险企累计原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新华保险7.4%、中国人寿4.6%、太平洋保险4.4%、太平保险3.1%、人保集团0.1%、中国平安-4.3% 。
【“开门不红”,保险为何卖不动了? 投资型保险】让万鹏更担忧的是,这一次,虽然从数据来看,行业下滑远非2018年那样严重,但整个行业对未来要往哪里走,目前没有形成共识 。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已经走入拐角,原来的模式很难再走下去了 。”万鹏说 。
改革代理人制度险企改革的难点在于无法协调满足股东、客户以及渠道方面的需求 。
股东想要的是利润,所以保险产品的短期价值要高 。渠道方(如代理人、银行等)则想要更多的佣金,才有更大的动力进行销售 。而消费者需要更价廉物美的产品 。
其中最容易成功的改革,就是渠道的改变,尤其是针对代理人的改革 。
“保险是具有门槛的金融产品,本就不应该什么人都能卖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 。
2015年,监管政策上取消了代理人资格认证,进一步降低了保险销售的准入门槛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保险代理人增速分别为44.9%、39.5%、22.8%、2.9%、4.6% 。代理人数量从2014年的325万人,增至2019年的973万人 。
激烈的竞争导致销售误导泛滥,大量投诉随之而来,破坏了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 。而且这一模式注定无法持续,一旦代理人用完了周边资源,新单业务就会停滞,被公司辞退,这也是为何代理人行业人员流动如此之大 。
王绪瑾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减少代理人规模的同时,优化代理人质量,将原来的投资型保单转型为高价值的健康险或者寿险产品,进而保证单个代理人销售的保单金额提升、价值率提升,以此弥补数量上的缺陷 。
目前,已有多家险企开始缩减代理人队伍 。根据多家上市险企一季度报披露,五大上市险企代理人规模较年初缩减超13万人 。
其中,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为135.7万人,较2020年末减少近10万人;中国平安代理人连续三个季度下滑,目前的数量为98.57万人,同比下降12.92%,较2020年末减少3.8万人;太保在2020年的代理人数量以及新保业务也经历了下滑,月均代理人数量从79万人下降至74.9万人 。
各大公司还陆续推出了各自的“优选计划”,对新代理人的学历、专业以及年龄都有限制,同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提高代理人的专业度和留存率 。
推荐阅读
- 手机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一招教你换“新机”
- 减震器响怎么解决
- 萓怎么读 萓的读音
- 雨字笔画顺序 汉字雨字笔画顺序
- 串串火锅是指什么?
- 谈传统紫砂光货“合欢”“容天”壶的创作
- 直接了当的意思 词语直接了当的意思
- 狗一般怀孕多久才生
- 五十不惑是什么意思
- 一叶知秋的成语故事 你知道成语“一叶知秋”的典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