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颜喀拉山怎么读 喀字怎么读


【巴颜喀拉山怎么读 喀字怎么读】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文字读音上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曾经很多人习惯性读错而被语文老师反复纠正的读音,现在却被“官方”把大多数人读错的音变成正确的了,翻开新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不少曾经老师纠正的错误发音如今反而是标准音了,为了迁就“文盲”改了读音,比如“呆ái板”变为“呆dāi板 ”,“说shuì服”变为“说shuō服 ”,“确凿zuò”变为“确凿záo”等等特别多,还比如城镇规划君大学时上城市规划专业课,专业老师在教“给排水”时,明确“给”字要读“ji”音 。而工作后发现不仅政府部门的领导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甚至大多数规划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都在读“给gei”排水 。刚开始城镇规划君每次都还较真纠正,后来习惯了也懒得较真了,甚至在给县长、市长汇报工作时,故意读“给gei”排水,我也被文盲“同化”了 。
其实不仅专业术语方面存在读音的将错就错,在行政区划地名方面也存在不少将错就错“迁就文盲”的情况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不少的地名,是被坊间约定成俗读错或写错的,久而久之也就以讹成真了 。但现在再想改回去可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不仅现代人已成固定思维,叫习惯了,且要改的话,社会成本也很大,尚不如将错就错了 。
第一将错就错的地名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埔”读pu,字典上就是这么写的 。其实“埔”字本无pu这么个读音,是由当年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和他的部下读错的 。原本黄埔是个很小的地方,“埔”原本也是读bu的 。当年建黄埔军校时,黄埔师生是来自全国各地且以江浙为众,而当地人比较少 。蒋介石来自浙江奉化,对上海的黄浦江最熟悉不过,而当时正处在多事之秋,蒋介石校长哪里还顾得上细枝末节,一看这个“黄埔”的“埔”跟那个“黄浦”的“浦”模样也差不多,于是蒋介石就带头读成了pu 。既然蒋介石校长都这么念了,大家也只就跟着念pu了 。后来黄埔军校名气大了,这个被错读成pu的“埔”也就以讹传讹,越传越广,直到让字典上多出一个多音字来,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更改了 。
第二个将错就错的地名是天津市宝坻区,这个地名是被清代著名皇帝乾隆给读错的,然后就将错就错了 。在清代的时候宝坻有“畿东大邑”“京东第一集”的美誉,那时候的“宝坻”的“坻”仍旧读作“chi”,取自古文《诗经》,意为江河水中高地或小洲 。据传,有一次乾隆皇帝出游到此,看到宝坻,由于“坻”和“抵”字形相似,乾隆也没有想太多,就脱口而出“宝坻(di)” 。随行的官员,自然不敢指出错误 。也正是乾隆的这个口误,“金口玉言”改变了宝坻的原本读音,“将错就错”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