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万户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万户捣衣声】万户捣衣声(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子夜吴歌·秋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而创作的诗,也是李白的代表作 。每每读来,总是让人怦然心动 。千里月色、万户捣声的明阔之景,秋风不息、思念边关的怀远之情,两相融合衬托出征人心声、百姓疾苦,构成了一幅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刻的历史图景 。
“子夜吴歌”本是六朝时南方人唱的情歌,多描写年轻少女忆念情人、表达相思的心情,而李白却借秋夜的捣衣声来表达捣衣女对远征丈夫的挂念和无尽的情思 。这首诗先从写景入手,月明如昼,万户捣衣,看起来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无论是一片月,还是捣衣声,都勾画出了月色下生机勃勃的河岸图卷,但诗人接着就笔锋一转,用阵阵秋风来传送捣衣女满怀的思夫之情 。吹不尽的秋风,描写的是秋意,但实际倾诉的是对玉门关外征人的相思 。这浓浓的思念之情,随风飘向远方,读来真切感人 。结尾两句则是点睛之作,“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捣衣女期盼着早日平定胡虏,安定边疆,丈夫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这两句既是捣衣女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诗人追求百姓安宁、生活静好的深意 。全诗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对丈夫的浓浓思念;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边塞的景色,但能让人联想到边关,想到边塞战争的残酷,油然而生对平安生活的向往;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悲秋之情,但是透过吹不尽的秋风,却仿佛扑面而来的就是秋天的凄凉 。
寒秋之夜,月明星净,砧声阵阵,秋风习习,思夫之情绵绵不绝,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王夫之曾言:“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 。(《唐诗评选》)”可谓千古绝唱 。明人吴从先在《小窗自纪》中曾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足敌《秋声》一赋 。”《秋声赋》本为欧阳修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秋景秋色、抒发悲秋之情的杰作,但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却更把悲秋情怀表述得淋漓尽致 。
过去我读到这首诗,常常感到很纳闷:为何古人在描写捣衣时,总是与征战联系在一起?例如“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西楼别后》),“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白居易《闻夜砧》) 。我一直认为,捣衣本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种清洗衣物的方式,洗衣与征战会有什么联系呢?如果是留守家中的妇人在河边清洗衣物,应该是清洗自己身边家人的衣物,而丈夫远在边关,怎么会让捣衣声与远征产生联系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