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掌柜”陈云的特殊捐款|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收据

两套毛料中山装穿了30多年,一个旧皮箱用了62年,就连一把刮胡刀都用了60年,陈云纪念馆里的展陈,让人看到的是身为国家领导人的陈云同志,生活却如此俭朴。然而,陈云也有“大方”的时候,写作文章、著作得来的稿费,他总是请秘书作为党费“充公”,理由是国家已经给他发了工资。
共和国“掌柜”陈云的特殊捐款|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收据
文章插图
陈云纪念馆
今天,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黎洪伟展示的是一张不为人知的特殊收据单,这张收据也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爱心资助。
00:00 / 01:41自动x1
新闻唤起的捐款
生活上,陈云从不搞铺张浪费,他每日的菜单是这样的:早餐是一碗豆浆,就着面包、奶油、果酱,中午和晚上吃饭不超过两个菜,中午是一荤一素,晚上是一个豆制品一个蔬菜。几十年如一日,一样高级的菜都没有,搞得厨师抓耳挠腮:“首长一年到头就吃那几样普通的家常菜,我技术也提高不了了。”
共和国“掌柜”陈云的特殊捐款|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收据
文章插图
陈云向希望工程捐款的收据及证书
【 共和国“掌柜”陈云的特殊捐款|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收据】然而,对待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陈云却从来不吝啬。1994年4月6日,在上海养病的陈云从新闻联播中听到中央机关为希望工程捐款的消息,就委托身边的工作人员从他的存款中取出5000元,送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给希望工程的孩子们。
共和国“掌柜”陈云的特殊捐款|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收据
文章插图
陈云纪念馆内的展板
少年时期的陈云,曾因家庭经济条件拮据而辍学,幸好当时颜安小学的校长杜枢发现陈云聪敏好学,免费举荐他入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所以,陈云深知失学儿童对上学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憧憬,专门叮嘱工作人员要转告基金会的同志:“这笔钱要捐助给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并且要保密。”最终,这笔捐款落实到了河南省卢氏县25名贫困失学儿童身上。卢氏县不仅是贫困山区,还是革命老区,这完全符合陈云的要求。如今,陈云纪念馆陈列出了这张来自“陈云同志”的捐款收据,还有其中15名受捐助学生的家庭照,以及这些学生写给陈云的部分信件。
托起大山的希望
“尊敬的爷爷亲属:我们这里今年秋天庄稼长得不好,因为天旱玉米种的(得)晚,再有十几天就开学了,开学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好学生。”这是受资助的学生李小波在1995年10月11日写下的信,这样的信有很多,也和合影一同陈列在展馆内。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清楚地记录了这些学生的家庭困难状况以及他们当时的学习成绩,比如李小波的照片背后写道:“该生在校成绩一般,但较资助前有进步。”
共和国“掌柜”陈云的特殊捐款|与革命文物面对面·红色文物系列 | 收据
文章插图
失学儿童给陈云的信
当时,李小波并不知道资助自己的爷爷叫陈云,但因为有了陈云的资助,李小波的家庭终于不用为了一年80元的学费四处奔波举债,李小波也顺利读完了小学,升入了初中。
另一位受陈云爷爷资助的学生张超,长大后考上了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法律专业。张超回忆,以前每到新学期,家里都会为他的学费发愁,有时候,父母会卖掉家中的口粮,更多的时候,即使想尽一切办法,仍无法按时缴上学费,他也曾因此辍学在家一段时间。有时候,老师答应他可以迟一点缴学费,但往往是上一学期的学费还没补缴完,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对张超说:“希望工程可以帮助你继续读书,你不用为学费、书费发愁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张超感到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不再那么远,路也不再那样难走。每次放学,他都跑着回家,吃完饭又跑着回学校。即使下雨、下雪天,即使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十点钟回家,他都坚持下来了,因为心中有希望,胸中有梦想。他感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陈爷爷的帮助,对此,我心存万分的感激,感谢陈爷爷给了我上学的机会,给了我重新树立人生信心的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