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酱紫FM】六个馒头

工作以后 , 走南闯北 , 吃过许多美食 。 然而 , 无论多么美味、名贵 , 那些美食总会逐渐淡出记忆 。 唯一让我永生难忘的 , 还是那年吃过的六个馒头……
酱紫FM出品
【粉条|【酱紫FM】六个馒头】主播 |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惠天骄
1975年 , 我下乡第二年的夏天 , 生产队麦收 。 不知道哪儿吹来的一阵风 , 说收麦子不用镰刀割 , 要用手拔 。 说是新方法 , 对土地好 。 麦子连根拔 , 不留麦茬 , 对土地是好 , 可人受得了吗?考虑过大家的腰的感受吗?
正是三伏天 , 酷热难当 , 太阳像火球一样烤人 。 从早上到黄昏 , 顶着大太阳溜溜拔了一天麦子 , 我手上磨起了血泡 , 腰疼得像要折了一样 , 收工回来往炕上一躺 , 根本就不想再起来 。
忽然 , 窗外飘来一阵炖肉的香味儿 , 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今天有肉!
我们青年点是自己起火 , 集体吃饭 。 带队干部知道今天拔麦子 , 我们这帮城里来的没干过农活的孩子肯定都累趴下了 , 特意从集上割了猪肉 , 买了粉条 , 给我们改善伙食 。 猪肉炖粉条子可够造 , 而且还有酒 , 从供销社买的“一元康麸” 。
我们二十几个知青荒友分成两桌 , 吃着喷香的猪肉炖粉条 , 喝着“一元康麸” , 甭提多美了 。 下乡离开家 , 也脱离了家的管束 , 我第一次放开了去喝酒 。 没有酒杯 , 就用吃饭的粗瓷碗 , 像梁山好汉那样大碗喝酒 , 大块吃肉 。 知青们一边喝一边拼酒起哄 , 气氛像过年一样热闹 。 我先倒了半碗 , 几口就喝光了 , 又倒上半碗 , 一连喝了两三个半碗 , 估计得有六七两 , 居然也没咋的 。 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有如此“海量” 。

粉条|【酱紫FM】六个馒头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最后我还一口气吃了六个雪白的大馒头 。 那时候 , 白面是细粮 , 城里人都要定量配给 , 况农村乎?因此 , 馒头是稀罕物 。 我插队在哈尔滨的郊县 , 主要作物是玉米 , 东北人叫苞米 , 到了夏天 , 漫山遍野的青纱帐 , 都是苞米 。 也种小麦 , 但是少而又少 , 可能是因为苞米产量高 , 好完成交公粮的任务 。 青年点吃的馒头 , 多是白面和苞米面掺着做的 , 今天破例 , 居然是纯白面的馒头 。 据我观察 , 当地农民吃饱肚子没问题 , 但品种单一 , 苞米当家 , 主食就是苞米面饼子、大碴子粥、小碴子粥、苞米面粥 。 当时有句话叫“苞米面肚子 , 的确良裤子” , 形容东北人好面子 , 宁可吃得差 , 也得置身像样的衣裳 。 农民家家院里都有一个用席子围起来的粮囤 , 里面满满地堆着苞米棒子 。 猪鸡的饲料也是苞米 。 蔬菜少 , 尤其到了春天 , 窖藏的土豆白菜都吃完了 , 就泡黄豆 。 不等发芽 , 刚刚“泡”胀起来 , 就用它下到捞小米饭剩下的米汤里 , 撒上点盐 , 放点葱花 , 当菜吃 。 这是当地农民的做法 , 青年点入乡随俗 , 也学会了 。 啃着大饼子 , 喝着咸米汤 , 也别有一番滋味呢 。 所以在当时条件下 , 能吃上纯白面馒头绝对是改善生活了 , 加上干了一天重体力活 , 我一口气吃六个馒头自然不在话下 。
这顿饭吃得那叫一个美 。
后来恢复高考 , 考上了大学 , 参加工作 , 我当了采访人员 。 采访人员生涯三十年 , 走南闯北 , 也吃遍南北 , 就像戏词里唱的“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 既吃过高大上的宴会 , 也吃过农家院的小葱蘸酱 。 可是 , 那些昂贵、稀有的美食均已成为过眼烟云 , 唯一让我永生难忘的 , 还是在青年点吃的那六个馒头 。 (羊城晚报2021年10月31日A8版 责编 :易芝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