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自然散步 | 中国人喜爱的葛,为何到了美国成了“恶魔”?( 二 )


葛根药食两用 。 中医将其归为发散风热之药 , 即老百姓常说的清热 。 据《本草纲目》记载 ,“葛 , 性甘、辛、平、无毒 , 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 , 起阴气 , 解诸毒 。 ”除了葛根 , 葛花也可药用 , 用水煎服可解渴醒酒 。
作家阿城有偏头痛的老毛病 , 中医开给他的方子里就有葛根 。 阿城曾经在云南下乡 , 很熟悉农村生活 , 他对葛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
“葛根 , 就是皮可以织‘葛布’的那种葛的根 , 它可以松懈肌肉 , 用来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很见效 。 若是酒吃醉了 , 吃它的花可以解酒 。 威尼斯的醉汉不妨试试 , 意大利的酒店也不妨卖这种花 , 酒一定会卖得更多 。 ”
【特征|自然散步 | 中国人喜爱的葛,为何到了美国成了“恶魔”?】“另一种粉葛的根自古就是度荒年的食物 , 我在云南时 , 大家常上山挖来煮吃 , 生吃是黏的 , 滑溜溜的像鼻涕 , 煮熟了 , 真是鲜美 。 要小心的是苦葛根 , 将砸裂的苦葛根丟进河里 , 鱼就会假死 , 浮到水面上来 , 人则一片欢腾 。 我本来认为苦葛使鱼的肌肉松懈 , 水的压力使鱼的体内循环停止 , 由于缺氧 , 鱼昏迷了 。 其实不是 , 苦葛根是胃毒 。 所以挖葛根时要注意 , 叶子圆而且不分叉的是苦葛 , 吃会毒死 。 ”
粉葛(Pueraria montana var.thomsonii)是葛的变种 , 如今以栽培为主 , 花比葛更大一些 , 是葛粉的主要来源 。 苦葛(Pueraria peduncularis)俗名云南葛藤 , 主要野生于西南地区及西藏、广西 , 它区别与葛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托叶基着 。
《诗经名物图解》里 ,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撰绘的葛 , 原本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
除了吃 , 葛皮纤维更是古代最重要的织布原料之一 。 我国古代平民的衣物 , 主要来自三种植物纤维 , 即葛、纻(苎麻)与麻(大麻) 。 《诗经·周南·葛覃》中就有 “葛之覃兮 , 施于中谷 , 维叶萋萋 。 黄鸟于飞 , 集于灌木 , 其鸣喈喈 。 葛之覃兮 , 施于中谷 , 维叶莫莫 。 是刈是濩 , 为絺为綌 , 服之无斁”的诗句 。
“覃”是蔓延的意思 , “絺”是细葛布 , “綌”是粗葛布 , 翻译成现代语 , 一幅鲜活的古代生活场景历历在目:葛藤是如此绵长啊 , 蔓延在山间的谷中 , 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 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 , 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 , 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 , 蔓延在山间的谷中 , 成熟的叶子繁茂葱葱 。 把它割回来煮在锅中 , 细布和粗布随意织成 , 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
葛藤 , 我国古代平民衣物最主要的来源

特征|自然散步 | 中国人喜爱的葛,为何到了美国成了“恶魔”?
文章图片

羽状三小叶 , 不规则三裂 。 很多小叶被虫子咬过 , 呈镂空状 。
然而 , 在中国一直备受喜爱的葛 , 被引种到美国后 , 却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 。 英国博物作家理查德·梅比在《杂草的故事》里 , 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故事 。
葛最早现身美国 , 是在1876年美国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 , 前来参展的日本人带来了葛藤 。 这个展台很受欢迎 , 美国园丁们开始把葛作为观赏植物种植起来 。 到了20世纪20年代 , 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农场发现牛在啃食葛藤 , 于是开始将葛当作饲料进行推广 。 1935年 , 美国联邦土壤保护委员会提倡在南方广泛种植葛藤 , 农民只要在自家的荒地上种葛藤 , 每种一英亩就可以获得八美元的补贴 。
谁知才没过几年 , 人们就发现:由于没有天敌 , 柔嫩的葛藤摇身一变 , 成为了可怕的“怪兽” 。 梅比在书中很形象地描绘了葛藤在美国的超级生长能力: “在葛藤生长的高峰季节 , 它们12小时就能长30厘米 。 一个在美国南方各州流行的玩笑就是说晚上睡觉一定要关窗户 , 不然一夜之间葛藤就会爬进来 。 废弃的建筑物在一层厚实的葛藤覆盖下可以很快消失不见 , 甚至整座本土森林也能被它们吞没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