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沈嘉禄:老灶头咸肉菜饭

老灶头咸肉菜饭吃到大肚圆圆,意犹未尽,带两盒焦黄焦黄的饭糍回去,第二天烧菜泡饭。
毛豆|沈嘉禄:老灶头咸肉菜饭
文章插图
就像生煎、小笼永远不缺“粉丝”,菜饭也是人民群众喜爱的国民美食。福州路上的美味斋是一家老字号,菜饭卖了近百年。他家的菜饭米粒晶莹,油光锃亮,蔬菜碧绿,芳香清新。浇头也烧得好极,红烧排骨、红烧猪脚、八宝辣酱最为经典。我老爸在世时顶喜欢吃菜饭,时常抱着钢精锅子乘17路电车去买几碗回来,外加两份辣酱、两份猪脚,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
如今美味斋搬到汉口路上去了,生意仍然兴旺。在有些亲民的本帮小馆里,菜饭也是点击率很高的主食,大叔大妈叫一大碗分来吃,吃出了“大家乐”的热乎劲。现在上海人家都用上了智能电饭煲,保证你不会烧夹生饭,但是要它烧出老味道的菜饭,对不起,这个程序还没有研发出来;再讲,烧一锅菜饭往往要吃好几顿,现在大家的胃口都小了。
上周中午与朋友驱车去金山廊下郊野公园游玩,廊下镇是上海郊区最早开发旅游的“先行先试区”,多年前我去采访过,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搞得风生水起,体现了新一代农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莲湘、农民画、莲湘糕等民俗载体也融入了时代的审美。
与郊野公园隔着一条公路就是中华村,午饭时间,我们想去“落厍饭店”尝尝农家菜。转了几个弯,便看见那幢一百多岁的“落厍屋”还在,我激动得哇哇大叫。“落厍屋”是青浦、松江、金山、奉贤等西南部郊区遗存的旧式农民住宅,它有一个庑殿式大屋顶,整个屋面由四个坡面组成,形成一条两端微微上翘的主脊和四条坡度稍缓的垂脊,所以这种造型的民居又被称为“四落檐”或“四落舍”。“落舍”与“落厍”在本地方言中几无差别。张家沙、王家沙,最早就是张家厍、王家厍。
“落厍屋”像中国山水画的点缀,依山傍水,春花秋月,默默“躺平”到今天。
走进客堂,跟老板娘孙阿姨打招呼,得知他们现在不接待散客了,吃饭需要预订。“私房菜嘛,你付了定金后我们再去准备,买到啥就给客人吃啥。要是准备好了七冷盘八热炒,客人不来,我们又不能到村口去拉人!”
于是转到村口的锦江农家饭庄。它是上海锦江集团为配合新农村建设,联动当地政府、农民共同打造的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等为一体的新时代新郊区的项目,我的朋友顾肖勇就是这个项目的开拓者,短短三个月,就在一片毛豆地上建成了这幢粉墙黛瓦观音兜的江南格调建筑。锦江农家饭庄的厨师与服务员都是从村里招来的,加之就地取材,烹调入味,江南风韵,乡情可亲,一下子美名远扬。企业还利用农民的空余房间办成了民宿,增加了饭庄的服务项目,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泥腿子”由此介入现代服务业。
饭庄现任总经理王振华将我们带到后厨参观,在一间小厨房里砌了一个土灶,灶头画大红大绿,生动活泼。烧饭的是一位腰系土布围裙的老阿奶,她每天要烧两到三大锅咸肉菜饭,节假日翻倍。菜饭烧好后装在大海碗里上桌,饭尖顶一块焦黄焦黄的饭糍,色相诱人。灶膛墙角堆放着引火的毛豆秸,发硬火用的是废旧木料。王总说:新农村建设、美丽庭院都搞起来了,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祖祖辈辈用的土灶宣告“退休”,所以柴火也无处买了。他就带领员工帮农民家拆除猪圈鸡舍,美化庭院,拆下来的废旧木料晒干后可以用个两三年。
以前听老前辈说农村坑棚间里踏脚的横木又臭又硬,用它烧狗肉却是特别香。哈哈,有道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