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盒|小小咯吱盒 源起大运河( 二 )
炸咯吱盒是通州民俗。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通州家家户户就开始炸咯吱盒了。如果没摊咯吱,没炸咯吱盒,就好像这年没过一样。从春节到正月十五,走亲串友拜年,这是必备的礼物。不同的家庭,不一样的口味,比的是手艺,收获的是亲情友情。
咯吱盒的做法很多,但是说起正宗来,还是通州刘老公庄的技艺保存最好。
“刘老公庄儿,好地方儿,户户的咯吱能透光儿。”这句顺口溜提到的刘老公庄,原属大运河流域通惠河古道,其咯吱盒制作技艺是通州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制作历史能够考证到300年前,现传承人张连和,可追溯传承人刘玉琨、刘庆泉、刘月兰,共四代。斗转星移,这项技艺的传人现在搬到了永乐店镇,在古运河流域延芳淀的萧太后行宫和晾鹰台旁边安了家落了户。
刘老公庄咯吱盒的原料全部选用百分之百上好的绿豆。讲究的咯吱盒原料必须是纯绿豆面,这样摊制的咯吱皮炸制完成后才会色泽金黄,食之满口豆香。
咯吱盒的制作工序较多:选豆、破瓣儿、泡豆、淘皮、磨浆、摊制、卷裹、切卷、油炸、脱油、包装……11道工艺一样都不能少。张连和说,要想做出好吃的咯吱盒,最难的就是摊咯吱皮。咯吱皮讲究的是圆、薄。使用工具为马勺、铲子,用马勺摊制豆皮时,手腕要非常灵活,马勺用勺心处画圆,过厚多余的浆舀到勺心,过薄的地方用勺心的余浆迅速铺匀,每当一张豆饼画圆满时,勺心永远裹着一团浆。据说手艺好的能一把将马勺里的余浆舀出而不洒。此步骤最难掌握,只有人与工具完美结合,才能摊制出形如满月、薄如蝉翼的咯吱皮。
在通州农村,衡量一家媳妇厨艺高低,摊咯吱会不会、好不好是条硬杠。笔者七十多岁的丈母娘绝对算个好手。摊咯吱皮应该用平面的饼铛,可是以前家里穷,用不起饼铛,都是用大柴锅摊,把摊好的咯吱皮趁热铲出来铺在盖帘儿上,等凉了,咯吱皮就变得平整了。就这样,一层一层铺上去,随吃随炸。
现在,自己在家摊咯吱皮的越来越少了,要想吃到新鲜的咯吱盒,更多的人是去市场上购买现成的咯吱皮。在通州的老城区南街十八个半截胡同,还有张家湾、永乐店、台湖等地的很多乡村集市都有卖的。把买回来的咯吱皮卷好,分段儿,用中火炸制七八秒,迅速捞出,口感极佳。
咯吱盒是粗粮细作的典范。即食,是平民食品,可下酒,可做点心招待客人;而作为食材原料,也可做成汤,或者做馅、焦熘、爆炒,可登酒席餐桌等大雅之堂。
西集镇位于通州东南,这里的习俗是用湿咯吱,也就是半干的咯吱皮进行“深加工”。把咯吱皮摊平后放上肉馅,卷起来切成六七公分的段后油炸,这叫“鹅脖”。还有一种吃法:用上下两层咯吱皮中间夹上肉馅,做成半拉手掌大小后再油炸,起名曰“螃蟹盖”。是不是都很形象?
这几年,京东地区流行一个别致的吃法,叫“金屋藏娇(焦)一二三四五”。就是一张金黄色的咯吱皮、两根小葱蘸上酱、三片肘花、四个咯吱盒,五指一并,放在耳边攥下去,只听见焦脆的“咯吱”一声,咯吱盒碎了,一口咬下去,肉香、酱香、葱香一齐冲击你的味蕾,糯糯的肉片、脆脆的香葱、酥酥的咯吱碎片,妙不可言。
【 咯吱盒|小小咯吱盒 源起大运河】这朴实的特产美食,因运河而生,既是通州的年味儿,又饱含乡愁。耳廓的回响和舌尖的回味,交织起来,就是牵挂。
推荐阅读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新世界|?“虎”形头枕、年货礼盒……南京路步行街“新年集市”带你提前过年
- 面皮|家常韭菜盒子,包皮大馅又软又香,鲜美可口,吃了还想在吃
- 早餐|一把韭菜5斤饺子皮做懒人早餐,比韭菜盒子好吃,一口气吃10个
- 食用盐|韭菜盒子最好吃的做法,外皮焦酥,内馅鲜美,不难,家人百吃不厌
- 做法|韭菜盒子新做法,不和面不揉面,皮薄馅大,特别适合新手和懒人!
- 面团|韭菜盒子这样做,馅料鲜美,外皮软嫩,味道太赞了
- 礼盒|北京老字号开启线上年货节,来看看年货备了些啥
- 饭盒|元旦家宴,教你做一道下酒“硬菜”,开胃解馋,比凉拌黄瓜上档次
- 馅料|韭菜不做韭菜盒子,试试新做法,金黄酥脆,满满的馅料,太过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