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才|朱振才:闪亮“星星”背后的“最美”科学家


朱振才|朱振才:闪亮“星星”背后的“最美”科学家
文章图片
朱振才与团队在工作现场交流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创新一号、“神七”伴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北斗三号卫星……一个个卫星项目被篆刻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 。成立不到18年、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次次刷新了公众眼中航天人的形象 。
这些闪亮的“星星”背后,那些年轻的航天人身后,有一位走南闯北,转战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敢想敢试,勇闯通信、遥感和空间科学领域的团队领军人物,他就是朱振才研究员 。
创新一号,一切从零开始
1997年,朱振才34岁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工程专业的他,已经在光电信息技术与器件领域崭露头角,接到通知参加科学院小卫星项目,经过将近一年的反复迭代,研制团队选择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低轨微小通信卫星技术攻关 。
【朱振才|朱振才:闪亮“星星”背后的“最美”科学家】国有召唤,必有应!从研制光学传感器,转到利用传感器探测数据进行姿态控制,绝非一步之遥 。朱振才几乎从零学起,专业书籍读完、公式推导出来,工程怎么干还是毫无头绪 。他列了长长的问题单子,逐一上门请教航天专家 。靠着这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儿,他采用新设计理念研发出主动磁控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得到了航天老专家们的认同 。
2003年10月21日,净重仅88千克、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我国第一颗低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
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这一次“转型”成功,他的人生开了挂,不断参研新卫星,开创新领域 。
从“神七”到“悟空”,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
2008年9月27日,“神七”飞船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后,返回舱内一颗伴随卫星从轨道舱的顶部释放 。以最佳的速度与飞船分离后,伴星拍下了首张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的画面 。经过多次变轨,伴星完成对“神七”飞船留轨舱的绕飞,为日后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奠定了基础 。作为“神七”伴星总设计师的朱振才,敢想敢试,伴星实现测控通信、可见光成像、热控、自主导航定位、星务管理等功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量却只有40千克 。
2015年12月17日,中科院第一批启动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2011年这颗卫星论证初期,业内很多专家认为其质量至少需要3吨以上 。暗物质卫星总指挥朱振才告诉《中国科学报》,“既大又小”的矛盾一开始就困扰着设计师们:“悟空”号装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能段达到了5GeV~10TeV(电子伏),高于国际上现有的任何高能粒子探测器,设计有近8万路探测信号通道,质量不能低于1.2吨 。他们提出“以有效载荷为中心、以实现科学任务为目标的整星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卫星质量控制在1.9吨以内,仅运载成本就为国家节省了几千万元 。“这个数字并非信口开河 。”朱振才表示,面对挑战,他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型思维,仅轨道选择与运行模式设计就数易其稿,为卫星一次次“减负” 。
计利只计国家利,留名只留集体名 。朱振才把一切功劳都记在团队身上 。他介绍说,全体团队成员一整年在紧张的研制、测试和试验中度过,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5+2”“白加黑”是常态,“五一”“十一”是奢望 。有的带病上阵、有的带孕上阵、有的推延婚期……但是没有人为献身“悟空”后悔过,它承载着大家的航天梦、科学梦 。“我们团队上下以‘打造国内一流优质卫星工程’为共同愿景,逐步形成了‘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精神,才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做成了目前最稳定的一颗新型卫星 。”朱振才为队友们深感骄傲与自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