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专访︱食品史学者谈罐头与垃圾:工业时代饮食文明的新思考( 四 )


邹赜韬:您最新关注的学术领域是食物垃圾史 。 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关注该领域的缘起 , 同时也推荐一些您觉得值得中国读者关注的食物垃圾史英文代表作?
安娜·扎伊德:正如我刚才提到的 , 食物垃圾史与食物保存史息息相关 。 我想现代食物垃圾处置的一个有趣缘起 , 正是得益于罐头制造商通过技术防止食物变质 , 从而避免了大量食物垃圾的产生 。 因此在写作《罐头》之际我已经有意识关注相关话题了 。 我选择食物垃圾史作为新研究方向的另外一个原因 , 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执着 。 气候科学家研究表明 , 大约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食物垃圾 , 而更为令我震惊的是 , 每年全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食物都被白白浪费掉了!如果做个换算 , 这些食物浪费在让人痛心的同时 , 也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巨量温室气体排放 , 这直接威胁着我们和子孙后代赖以为生的地球生态!我认为这种食物浪费是完全不应该发生的 。 把研究方向延伸到食物垃圾史后 , 我迫切想要知道为何工业化国家的消费者变得愿意浪费食物 , 这背后是不是已经在农业、工业和政治上建立起一种难以逆转的负面结构 。 我希望自己的历史观察能靠近“浪费之源” , 为现代食品体系妥善处理“垃圾” , 实现可持续的“变废为宝”贡献人文智慧 。
我想着重分享给中国朋友的 , 是我对食物垃圾流向的思考 。 赜韬你和我聊到过 , 中国上海 , 还有你的家乡浙江宁波等城市都开展了大规模成效卓著的垃圾分类行动 , 这是个可喜的进步 。 但是从我的初步研究来看 , 现代食物垃圾的管控与有机消化一定还是要从工业化的源头抓起 。 假若作为现代食品主要供应者的农场与工厂无法实现最大利用率 , 或者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 那么从生产环节产生的 , 天文数字的食物垃圾就足以令我们前功尽弃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行动无益 , 相反 , 每位现代公民都应该且能为食物垃圾充分再利用奉献一己之力 , 我相信这终归会“涓流成海” 。 就我个人而言 , 我一直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食物浪费比较敏感 , 对浪费食物的行为非常反感 。 我会尽可能节约或者再利用每一块能够食用的蔬菜切配残余 , 也时常教育我的孩子们把碗里最后一块面包、最后一口浓汤吃下去 , 不可以丢弃它们 。
我想关心相关研究的中国朋友们可以试着读读看以下三本英文书籍 , 这三本书是我自己读过的食物垃圾史研究里比较值得推荐的成果 。 第一本是崔斯特瑞姆·斯图尔特(Tristram Stuart)撰写的《垃圾:一种暴殄食物的全球劣迹》( Waste: Uncovering the Global Food Scandal , 2009 。 本书已由远足文化在2012年推出李静怡译繁体中文版《浪费:全球粮食危机解密》);第二本是乔纳森·布鲁姆(Jonathan Bloom)的《山姆的荒原:美国人何以浪费掉一半食物》( American Wasteland: How America Throws Away Nearly Half of Its Food , 2011);还有一本是安德鲁·史密斯(Andrew F. Smith)去年刚刚推出的全新力作《为什么要浪费食物?》( Why Waste Food? , 2020) 。 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中国学者的食物垃圾史研究成果 , 我想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现在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宝贵时机 , 你们国家正在着力推动“碳达峰 , 碳中和” , 食物垃圾就是其中很有参考意义的指标项 。
澎湃新闻:近几年中国医疗史、环境史、日常生活史等学科发展迅猛 , 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历史上的食物与健康 。 对于太平洋彼岸的同行们 , 你有什么特别想分享的寄语吗?
安娜·扎伊德:这真是太好了!把食物、健康、环境和文化放在一块研究太重要了 , 这能够帮助我们探索出更多东西 。 我之所以被食物史所吸引 , 主要是因为它牵扯到诸多研究领域 。 研究食物 , 必然要探索食物对于人体、自然环境和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 就必然要亲密接触我们所生活的土地 , 积极与其他文化联动 , 密切关注日常生活的每一帧 。 我深感通过研究食物 , 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自身是人类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的一分子 , 这有益于我们保持团结 , 面向可持续世界阔步前行 。 我希望世界各国的学者能就此积极合作 , 共同探索“历史上的食物、环境与健康”这个奥妙又颇具现实意义的史学领域 。 我个人加入美国环境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已经很久了 。 最近几年间 , 我们与国际环境史组织联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Organizations)共同承办了世界环境史大会(World Congress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等重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以此促进智力交流与学科互动 。 我们鼓励、呼吁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积极加入环境史学组织 。 之前我也听说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单位都正在积极探索这个领域 。 你告诉我你所在的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的医疗史学科也主办过相关会议 , 一批年轻学者正在该方向上努力耕耘 。 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 因为做学问没有国界 , 思想的碰撞才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 。

推荐阅读